河南丨卫辉陈鸿溪丨芳哥其人
芳哥其人作者/陈鸿溪(河南卫辉)芳哥名字带“芳”,我常常称他“芳哥”。他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是个纯爷儿们,你不要想到“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他现在已退休多年,每每忆起当年的一朝一幕,总感到他的人格魅力依旧散发着独有的“芳香”。先说说他幽默风趣的谈吐吧。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在饭店吃饭,就餐结束了,芳哥顺手拿起桌上的几个蒜瓣,塞入了一旁老刘的口袋内。“啥意思”老刘疑惑地瞪着眼睛。“没有啥意思!浪费了就可惜了。”芳哥“一本正经”地说。返回的路上,老刘忽然停下了车,“你今天动机不纯,你不是说我装蒜的意思吧?”芳哥微微一笑:“我可没有说不是呀!”大伙都笑了。老刘与事矜持,总是不干脆利落,我们只是看透不说透。他曾经有事找到我弟弟,因为他是我弟媳的老师,弟弟就跟着喊“老师”,芳哥嘿嘿一笑:“嗯——我是你媳妇的老师,没有教过你,今后,咱俩咋称呼合适呢?”,他吐了口烟,略一沉思:“我是你的丈老师,你是我的丈学生,咋样?”旁边的人都笑了。然而他依旧“意犹未尽”:“我和你哥是朋友,你俩都是好兄弟!鸿溪,伟溪,亚克西!”只逗得旁边人也哈哈大笑:“老兄是说相声的吧?”还有一次,我们几人晚上喝酒,眼看就十点了,听到电话响,他看了一眼,按下了“免提健”,只听到“司令部”嗔怒的声音:“都不瞧瞧几点了?别喝了,快点回来!嗯——慢点呀!”芳哥“阴沉”着脸,一副自言自语的样子:“说她没有文化吧,也是中师毕业。说她有文化吧,说话都矛盾,到底是叫快点,还是慢点呀?”“家有贤妻!”大伙儿感叹着——有芳哥的地方,就不会缺少笑声。芳哥处理问题,常常“不按套路出牌”,颇有《亮剑》中李云龙的风格。大约在年,我们几个校长去城里开会,中午咋吃饭?有人说AA吧?有人说:“我在城里有房,伙计们算是到我家了,我安排吧。”有的说:“公事,让你破费,不合适!”芳哥说:“AA每人也至少20元,咱5个人,吃不了大餐。把20元交给我吧,中午至少可以喝上好酒。”有这事?大伙儿“喜出望外”。原来,他有一个当副局长的朋友,我们也认识,刚刚病愈出院,结果,几件礼品,不仅换来了美酒佳肴,还有一份人情温暖在心。说到借钱,大多人都有“借钱时是爷爷,要钱时是孙子”等诸多顾虑。他有一个朋友,借过n次钱,不是娶媳妇,就是盖房子,要不就是看病,谁家不是“一地鸡毛”?只因不能按时还,吓得亲朋好友个个“敬而远之”。芳哥和他是邻居,怎么办?这天,面对这位朋友,芳哥热情地请他吃了饭,并真诚地说:“兄弟呀!谁都不容易!以前你借的钱,有一笔的,还有一笔的,我可以放宽时间,但你不能不还!这次,也别说借了,哥捐助你元,一点心意,不用偿还!你能理解吧?”,朋友连连表示“谢谢了!不好意思!”后来谈到这些事,芳哥敞亮地说:“赞助一点,彼此都没有心理负担了,多好!若再借,彼此都作难!”说到“脾气”,那是因人而异的。但什么时候发脾气,什么时候要隐忍?芳哥还是有定力的。有一次,一位家长因小事和他发生了争执。校长不是“土皇帝”,也有难处,当然也有考虑不周之处。家长有怨气,他心平气和地反复解释,道歉,甚至退让,但家长反而出言不逊,没完没了,特别是当时有老师在场,一般人也会“冲冠一怒”。最后,芳哥脸色阴沉,半天无语。窗外秋风飒飒,树叶飘零,室内,只听到他大口喘气的声音。他慢慢拿起电话,不一会儿,民警把那人带走了,最终的结局是家长“负荆请罪”后,算是“将相和”了。我曾经问芳哥:“你咋恁好的脾气?”,他眼睛瞪大,脸色“多云转阴”:“我不是好脾气,唉,谁让咱是校长类?搞新闻的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我不想当名人呀!”。老婆曾翻看过我的手机,见到有一个叫“芳哥”的,就半真半假地“审查”我:“你老实交代,这是不是你隐姓埋名的红颜知己?”屈指算来,因为人到中年的琐琐碎碎,我和芳哥已多年没有联系了。陡然想套用几句歌词来略表心声——红颜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征文启事:第二届全国“孝贤杯”征文启事
上一篇文章: 通知大伙河南新乡ldquo可能合并 下一篇文章: 最新卫辉市通报疫情最新进展情况并发布
?
作者介绍陈鸿溪,男,53岁,中共党员,现为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乡柳位完小校长,卫辉市作协副主席,新乡市作协成员,卫辉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写作,先后在省市级媒体发表小小说、散文、新闻余篇。多以乡土题材为主。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s/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