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一中求学有缘,桧柏作证
龙虾美食节,嗨啤一夏!
5月23日五洲万汇城首届盱眙龙虾节盛大开启!
5月26日-6月30日全场啤酒免费喝!
每日龙虾送不停!
详情/
我是年孙杏村公社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并参加了当年的全国高考,当时也不知道考了多少分,按照卫辉老家的话说,差哩多,不沾板。但我求学的心没死,于是就开始报考补习班学习。经过到县城下街学校、原汲县二中两年的补习班复读,又连续参加了两次高考,结果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名落孙山。
“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寻觅食物,各有门道。我这个人性格有个特点,信命不认命,求学也是如此。年高考结束后,我被原汲县一中(现卫辉一中)录取了,硬着头皮往前拱,继续求学复读。
原汲县一中为河南省最早的三所百年老校之一。当时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影响,学校基础设施投入比较少,办学条件历尽沧桑,数次易名,两次南迁,学校的硬件环境面貌一般。但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软实力非常强,在河南省所有中学当中名列第一方阵。
当时穆清哲是书记兼校长,孙培仁是副校长,并教我数学课。补习班另配有物理、化学、语文、政治、英语、生物、体育等课程老师。我的班主任是何惠民老师,教化学的。他当时有40多岁,高高的个儿,黑黑的脸儿,长长的鼻梁,浓眉眼儿,可谓是一表人才。何老师平时不苟言笑,比较严肃,对学生要求还是很严厉的。印象中,补习班学生的宿舍为校内古老破旧的二层楼,当时据说有70年的历史了。宿舍里没有床,十来个学生并一排,打地铺睡觉。记得有一次,早上我和同学柴金柱睡懒觉,没去上早操,何老师亲自到宿舍二楼喊我们俩,被子一掀,大喝一声,“起来,去跑操!”吓得我俩起来就跑。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是学理科的,在县二中补习班参加高考时,总体成绩还可以,特别是数理化三门是我的强项,拉后腿的是英语,老不及格。因此,平时在巩固其它课程的同时,我在英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除了上课期间多问英语老师之外,充分利用早自习、晚自习时间重点补习英语,死记硬背枯燥的单词、词组、句子。教我英语的是个女老师,水平很高,时间长了,想不起她的大名了,请老师原谅我。曾记得,年高考之前,有一次大的模拟考试,张榜公布之后,我一看成绩,心中暗暗窃喜,数学成绩90多分,排第一名,英语成绩也及格了!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都应归功于孙培仁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
到了正式上考场决战时,心里不免紧张,因为想的太多,又一年的苦读,要见分晓了。之后就是耐心地等待。当班主任何惠民老师通知我高考成绩上了重点分数线之后,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后来,何老师还指导帮助我填报了志愿,结果被中国矿业学院采矿系录取。这一年,改写了我的命运和人生轨迹。
年7月,我大学毕业之后,面临着工作分配、安家落户。按照学的专业,我被分配到了原鹤壁矿务局工作。年国庆节期间,我旅行结婚。当时想到了打地铺的同窗好友柴金柱,了解到他在杭州中国计量学院上学。于是,我和爱人商量,决定去杭州等地转一圈。在杭州,约上金柱校友,他陪着我们在西湖等风景区游览了几个名胜点。当时奇怪的是,柴金柱同学真是个补习班的“老油子”,求学的劲头比我还大,不到黄河不死心,我都参加工作一年多了,也成家了,他还在上大学没毕业呢!30多年来,我和柴金柱校友一直保持着联系。前两年,我俩还一块儿,专程去看望了班主任何惠民老师。缘分就是个这么奇妙的东西。另外,记得当时班里还有一位姓牛的同学,学习劲头很大,晚自习规定熄灯后,他还坚持在教室里点蜡挑灯夜战,不知道后来考上学了没有。目前也没有他的信息。
年,母校一中百年校庆时,在鹤壁工作的校友师弟邹爱林和我联系,我当时因工作事多,没有参加校庆。不过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母校生活散忆》,让爱林同志转给了学校。后来辑录到一中编著的《百年沧桑》(-)一书中。10年之后,年学校年校庆、年学校年华诞“网络校庆”时,由于我没有看到通知,很遗憾,机会也都错过去了。
离开母校38年了。近几年来,我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s/6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