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卫辉获河南日报整版报道

卫辉:做好“四篇文章”实施“五城联创”

河南日报记者代娟

作为全省首批启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县(市),今年以来,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卫辉市按照“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总体思路,“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快速有效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以水“润”城

让“豫北水城”充满水韵灵气

大禹湖开园

——通过水连通、水循环、水景观建设,初步形成了“城水相依水润城、绿水交融绿满城”的独特城市景观,助力省级生态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创建

卫辉市区古老的护城河、人工湖水面面积近亩,居豫北之首,素有“豫北水城”之美誉。近年来,按照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人为本的理念,卫辉市通过水连通、水循环、水景观建设,初步形成了“城水相依水润城、绿水交融绿满城”的独特城市景观。

突出“水”城园林特色。以省级园林城市为基础,围绕“水生态、水景观、水环境”,根据城市布局打造了三处综合性滨河公园,成为广大群众娱乐、健身、游玩的重要场所。总投资多万元的顺城关公园,占地面积约亩,水面面积亩,是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内仿古桥梁相连,桥、亭、廊等仿古建筑融入其间;总投资1.4亿元的大禹湖景观工程位于卫辉南部新城区,总建设面积.9亩,绿地.3亩,水面.6亩,2月26日开工建设,其中B区、C区已于“五一”顺利开园,A区、D区将于年元旦正式开园;东湖广场公园位于卫辉市中部繁华地段,占地面积余亩,其中水面面积亩,年卫辉市投资40多万元,对公园实施了提升改造。

做活“水”城生态文章。致力于河湖联通,让城市充满水韵灵气。投资1.4亿元实施了城湖引黄调蓄项目,主要由水源及引水工程、大禹湖调蓄池工程、城湖工程和灌区工程等组成。其中,水体面积.6亩,大禹湖水体面积.6亩,老城区城湖水体面积亩,总库容万立方米。目前,项目基本建成,已初步具备调蓄、灌溉、景观等多种功能,对进一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和市民的居住环境等意义重大。

恢复“水”城护城河景观。卫辉市将古城开发作为推动提质发展、加快发展的“六个载体”之一,围绕“大明卫辉府、生态水游城”的发展定位,重点推进护城河水系景观恢复工程。借助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卫辉市大力实施护城河治理工程,改善河道水质和恢复河流自然生态,正在进行挖河清淤,疏通扩宽现有护城河水系;开挖新河道,打通护城河连接工程等。届时,卫辉护城河水系将通过水上观光、亲水休闲和旅游活动,实现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完美融合,力争打造我省时尚休闲品牌、水系文化旅游标杆。

以绿“荫”城

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见园”

魅力水城

——依托现有的山水格局和城市文脉,编制《卫辉市绿地系统规划》,勾画出城市绿地大格局,助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

绿色,对一座城市而言,不仅意味着灵性和美丽,更代表着活力与希望。卫辉结合城市发展新变化,创新绿地系统规划思路,聘请北京园林设计院专家以新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为纲,依托现有的山水格局和城市文脉,编制《卫辉市绿地系统规划》,将城市内部的园林绿地系统拓展到区域生态系统中,勾画出城市绿地大格局。

以路为“轴”,加快道路两侧绿带建设,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网络。按照“修一路,绿一线,成一景”的要求,同步配套道路景观和绿化工程。近年来,累计投入城建资金15.5亿元,建成通车15条道路,栽植红叶李、红叶石楠、黄杨等多万棵,新增绿化面积3.59万平方米,形成了多条以法桐、国槐、银杏等为骨干树种的林荫大道,初步构筑起市区道路绿化框架体系。对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自我加压,注重道路绿线退让,强化原有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同步推进新修道路两侧绿化,全面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

以园串“珠”,加大公园游园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布局城区公园。按照“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目标,加强公园、游园等绿地建设,新建或改造提升护城河、双河、镇国塔、文财园等游园7个。对照“米见绿、米见园”的目标,投资万元占地70亩的吕祖阁公园正在建设中,投资2多万元的孟姜女河沿岸绿化工程和4个游园正在招标,工程竣工后投入使用,城市公园、游园布局更加合理。

以带为“屏”,加大城市防护林带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四路、三河(渠)、两带、一综合”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国道、新濮公路、卫柿线、翟阳线四条道路绿化,卫河、共产主义渠、东孟姜女河三条河流绿化,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城乡综合绿化,打造四季常青、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生态防护屏障。目前,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为轴线全长21公里的生态防护林带、以京珠高速和济东高速以及国道等四条省道为轴线全长公里的廊道绿化带基本建成,卫河、共产主义渠、东孟姜女河河堤绿化工程正在规划设计,预计年底开工建设,一条长20多公里的生态防护林带呼之欲出。

以文“化”城

努力增强群众获得感

——比干文化、太公文化、宗藩文化、古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助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卫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分别于年、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文明城市”。在卫辉,比干文化、太公文化、宗藩文化、古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多年来,正是在厚重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感召下,先进典型层出不穷,涌现出人民的好公仆、“双百”人物、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焦裕禄式好干部”——吴金印等杰出人物。

加速古城保护开发,重现卫辉府荣景。秉承“有一份长期保护古城风貌的全面规划,有一组保留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文化街区,有一批保管有序、使用合理的文物古迹,有一系列活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套保护文化名城的法规文件,有一种保护文化名城的机制和氛围”的六个一创建原则,加速卫辉古城的保护性开发。卫辉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古城旅游水系和陆路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即水系旅游线路以卫辉历史不同朝代文化为背景,赋以护城河水系五段不同的历史文化体验主题,塑造河南时尚休闲品牌、水系文化旅游标杆;陆路旅游线路以明王府卫辉为基地,以民国商业中心为引擎,以现存文物古迹为主体,塑造“一(民国商业)中心、一(玉带河)水街、一(王府体验)轴线”的文化体验路线,文化灵魂与商业内核得到有机结合,打造中原休闲体验第一古城。

加速文明城市创建,创出群众获得感。聚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积极开展对标、达标工作。一是注重铸魂,打牢文明根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文明创建,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示范引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常态化。二是注重统筹,打牢宜居根基。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三是注重为民,打牢群众根基。突出扶贫惠民,确保今年全市9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4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突出文化惠民,着力书香社会建设,强化文化站服务功能,大力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突出服务惠民,发挥政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围绕影响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社会







































白癜风的外用药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c/1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