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年暨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文号:新政文号
·发布日期:1224
·实施日期:1224
·发布部门:河南省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年暨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文[]号
新乡市-年暨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年的通知》(豫政〔〕28号),全面推进我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新乡,按照省委、省政府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年暨年度森林河南生态建设目标责任书》,特制定全市-年暨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良好生态需求为总目标,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战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目标责任制落实为手段,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持续提升全市森林质量,构筑高水平的绿色生态屏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一场新时代国土绿化的人民战争,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森林新乡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按照省委、省政府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生态建设目标责任书,结合我市实际,体现“提速”要求,确定我市森林新乡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如下: (一)营造林。全市-年要完成省定目标造林85.33万亩。其中造林49.6万亩、森林抚育35.73万亩。廊道造林绿化9.03万亩、公里。年我市目标为完成营造林17.27万亩,其中造林9.57万亩、森林抚育7.7万亩;廊道造林绿化4.58万亩、公里,原阳县建设廊道绿化高标准示范县。 (二)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年省定目标新建5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保持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8%,湿地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增加湿地面积2.78万亩;新建3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年我市目标为辉县市建成省级湿地公园1处,其它各县(市)、区,包括平原示范区、高新区、经开区,分别启动建设1处省级湿地公园,保持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8%。辉县市、卫辉市、封丘县分别启动建设1处省级森林公园。 (三)国家储备林建设。-年省定目标落地贷款36亿元,完成营造林39万亩。年我市目标为落地贷款12亿元,完成营造林16.84万亩。 (四)森林城市建设。-年省定目标3个县(市)达到省级森林城市标准,建设森林特色小镇3个、森林乡村个。年我市目标为辉县市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原阳县、封丘县启动建设省级森林城市,新乡县建成合河乡森林特色小镇,辉县市、凤泉区分别启动建设1处森林特色小镇,全市建设森林乡村个。实施“一村万树”行动计划,全市所有农村达到人均拥有10棵树的初级目标,每个乡镇建成一个“一村万树”达标示范村。 (五)优质林果、苗木花卉、林下经济与森林康养。-年省定目标发展优质林果6.47万亩,发展苗木花卉5.73万亩,林下经济面积达到52.75万亩,建设森林康养基地6个。年我市目标为发展优质林果4.5万亩,发展苗木花卉1.5万亩,林下经济面积达到34.76万亩,辉县市、卫辉市分别建成1个森林康养基地,辉县市、原阳县、封丘县分别启动建设3个、1个、1个森林康养基地。 (六)天然林保护与退耕还林。-年省定目标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落实国家下达的天然林资源管护任务;完成前一轮退耕还林未到期10.68万亩成果巩固、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年我市目标为全面落实国家下达的天然商品林管护任务,做好前一轮退耕还林未到期3.48万亩成果巩固。 (七)森林防火与有害生物防控。省定目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到年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3.6‰,年我市目标为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3.7‰。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疫情。 三、重点工作 (一)持续推进“”生态工程的实施 “”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是建设森林新乡的重要内容和举措,一切林业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三带”,沿黄生态经济带是重点,在今年完成规划的基础上,年要以平原示范区和原阳县为示范段,要开工建设70公里沿黄岸线、平方公里的沿黄生态经济带示范段。一是要成立高规格的建设指挥部和搭建融资平台。二是要开展以国储林基地建设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工作,抓住今冬明春植树有利时机,按照河道有关规定在滩区实施造林。三是以路网建设为先导,开工建设“三条线”即黄河大堤堤顶生态通道、幸福渠穿滩公路、连接控导工程的沿黄西路。四是谋划建设“三个点”即中原国家植物园、中原生态绿色科创小镇、湿地公园。太行山和卫河两条生态带结合国储林和廊道绿化进行提升建设,抓紧启动编制并实施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卫河全域保护规划。“两城”重点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以生态城公司为融资和建设平台,集中布局国储林项目,打造以凤凰山为中心、西到凤泉区大块镇及其周边种植结构调整区域、东到卫辉市唐庄镇的市区北部绿色屏障。延津森林主题城要结合延津县国储林项目恢复原有林业用地进行植树造林。“两区”主要以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以建设一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目标实施规划和建设。编制“两区”生态提升方案,启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三个花卉苗木基地”(获嘉县、凤泉区大块镇和牧野区王村镇、封丘县)主要以扩大规模,完善科研、培育、营销链条为主,科学规划,强力推动实施,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花卉苗木基地。年全市林业育苗面积要达到5万亩。“一项目”即国储林项目,大力推动落实,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大力实施营造林工程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是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新乡的首要工作,按照“六化”(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要求,既要扎实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更要重视营造林水平,特别是要进一步优化树种结构,全面改善和提升我市的森林质量。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廊道绿化工程。按照《全省生态廊道(沟河路渠)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市决定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实现全市所有铁路、公路、河道两旁适宜绿化地段全部绿化,建成高标准的生态廊道网络。省定我市三年廊道建设任务共计9.万亩、公里。在保证完成省定任务的基础上,我市将根据现有各级廊道情况对各年度廊道绿化任务逐年进行统一安排,并制定《新乡市廊道绿化建设工作方案》。年4月底前,全市要完成廊道绿化建设任务4.58万亩、公里。重点布局在“两纵两横”过境高速两侧,即京珠高速、大广高速、长济高速、郑焦高速,以及部分省县乡道路和包括卫河在内的部分河渠等。绿化宽度标准,高速单侧米、国道省道单侧50米。高速绿化要按照单侧30行布局栽植,由内至外分别栽植观花或彩叶树种、常绿树种、高大乔木树种。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全市廊道绿化向彩化、美化升级,丰富绿化层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生态林荫廊道。 2.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我市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面积84.19万亩,建设期6年(-年)。规划重点围绕“”生态工程建设需要进行科学布局,特别要向沿黄生态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进行倾斜,着力打造大绿量高标准的沿黄生态经济带和市区北部绿色屏障。本着生态、经济、景观、社会效益相统一,落叶、常青、长寿树木相结合的选树原则,推荐使用楸树、元宝枫、杜仲、银杏、竹柳、黑胡桃、白蜡、白皮松、油松、侧柏等10个优选树种,适量混交种植国槐、椿树、皂荚、楝树等乡土树种,鼓励种植其它珍贵树种和彩叶树种。计划今冬明春要完成总任务的20%即16.万亩(具体任务分配详见附表),年冬天到年春天、年冬天到年春天分别完成30%,剩余20%在年冬天到年春天全部完成。 3.山区造林工程。以全面实现山区灭荒为目标,以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相结合,继续大力实施山区造林绿化工程。年,完成山区生态林营造任务4.52万亩。同时,辉县市还要完成年度太行山绿化剩余任务0.3万亩。要积极探索山区造林新模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要丰富造林树种结构,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针叶与阔叶相结合,逐步加大珍贵树种、彩色树种比例,实现绿化和美化相统一。 4.乡村绿化行动。为改善和提升全市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决定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村万树”行动计划,即在每个村庄及周边米以内,平均每个人拥有10棵以上珍贵树、彩色(常绿)树和经济树(村人口不足千人的要达到一万棵)。重点做好房前屋后的庭院绿化,村内路边、河边、空闲地的村庄绿化,村边30米以上的护村林绿化等。从今冬开始到明年4月底,全市所有乡村开始进行绿化,人均拥有树木(包括现有的所有树木)首先要达到10棵以上,全面实现“一村万树”初级目标。同时,结合森林乡村创建和“四美乡村”建设,全市建成个“一村万树”达标示范村。年冬到年4月底,全面进行绿化提升,全市50%的村庄建成“一村万树”达标示范村。年冬天到年4月底,将全市剩余的50%村庄全部建成“一村万树”达标村。要求每个示范村都要种植一种主导树种,形成鲜明的特色,混交种植其它景观好的树种,如楸树村、元宝枫村、杜仲村等。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农村古树名木及大树的保护,传承乡村自然风貌,为建设乡土乡风浓郁的森林乡村奠定基础。 5.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按照全省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工作部署,从今年开始要组织冬春两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一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义务植树活动的全民性、法定性、义务性及其重要意义,营造浓厚氛围,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二是要做好市、县(市、区)两级领导班子义务植树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按照全民义务植树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原则,市直各部门、县(市、区)直属部门以及驻新高校、企业都要到帮扶的村庄开展义务植树。四是各县(市)、区要建立义务植树基地,为全社会单位和居民义务植树提供条件。五是全市机关、部队、学校、工矿企业、社区庭院等单位都要行动起来,按照庭院花园化的要求对本庭园进行植树绿化。义务植树必须选用优质树种以及良种壮苗,禁止使用劣质不合格的苗木。 (三)加强湿地保护,积极开展湿地公园与森林公园建设 湿地与森林都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推进建设。年率先按要求建成辉县市赵固煤矿塌陷区1处湿地公园。其它各县(市)、区,包括平原示范区、高新区、经开区,都要启动建设一处湿地公园,具备条件的要积极申报验收省级湿地公园。年辉县、卫辉、封丘三县(市)分别启动建设一处省级森林公园,其它县(市)、区有条件的也要着手谋划建设省级以上森林公园。 (四)积极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推进森林惠民,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方面的独特作用,增加城市绿色元素,各县(市)都要抓紧编制本地森林城市创建规划,大力开展国家级、省级森林城市、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建设,建设城郊森林和环城防护林带,构建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逐步形成符合市情、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森林城市格局。年辉县市要率先创建成功省级森林城市,新乡县在合河乡建设1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全市建设个森林乡村。原阳县、封丘县启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辉县市、凤泉区分别启动建设一处森林特色小镇,其它各县(市)、区也要不等不靠,积极开展森林系列创建活动,为森林新乡建设做贡献。 (五)大力发展优质林果、苗木花卉、林下经济与森林康养 大力发展优质林果、苗木花卉、林下经济与森林康养,是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林业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鼓励和引导群众种植桃、苹果、核桃、杜仲、大樱桃、花椒、山楂等优质林果。以获嘉县、封丘县、凤泉区(大块镇)、牧野区(王村镇)花卉苗木基地以及卫辉市等为重点,大力培育种植楸树、元宝枫、杜仲等优质苗木和月季等优质花卉。积极推广林药、林养、林菌等林下经济种植,增加林地综合收益。年全市发展优质林果4.5万亩,发展苗木花卉1.5万亩,林下经济发展面积34.76万亩(具体任务详见附表)。辉县、卫辉两市分别建成1个森林康养基地。辉县、原阳、封丘三县(市)分别启动建设3个、1个、1个森林康养基地。 (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作 按照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以“四有两确保”为工作目标,即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装备、有防控手段,确保全市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确保全市不发生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扎实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松材线虫病的预防、监测和美国白蛾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做好检疫执法工作。继续做好美国白蛾的飞防及其它病虫害的防治,确保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3.7‰。加强天然林保护,停止天然林一切商业性采伐,全面落实国家下达的天然商品林管护任务。持续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年重点做好前一轮未到期3.48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积极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特别是要将凤泉区大块镇及其周边种植结构调整区域纳入退耕还林项目。坚持保护与打击并重的原则,开展冬春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大力加强候鸟等野生动物集群活动的监测巡护,及时制止对迁飞候鸟等野生动物的人为干扰,确保野生动物集群活动的安全。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坚决打击乱捕滥猎滥食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活动,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息繁衍环境。 (七)推进生态保护脱贫 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建设在脱贫攻坚上的重要作用,通过设立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参加造林、抚育等林业生产劳动,发展优质林果、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措施,增加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收入。太行山区公益护林员和平原区生态护林员都要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结合国储林建设,平原区原则上每亩左右的林地要安排1名护林员。在造林和森林抚育工程实施中,要首先使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积极探索成立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和脱贫攻坚护林合作社参与林业生态建设。通过林业科技培训,增强贫困人员种植优质林果、花卉苗木、发展林下经济的技术能力,稳步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使参与林业生态建设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让贫困户在建设和保护林业生态中受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要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组织领导到位、目标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担负起生态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和指挥辖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切实担负起直接责任人的职责,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检查,切实抓好方案实施的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分工负责认真抓好各自承担的工作,努力构建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人人参与的林业建设新格局,确保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整合和统筹各渠道资金,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要用足用活国家贴息贷款优惠政策,推进国储林建设。市财政-年列出0万元用于奖补完成造林目标先进的县(市)、区。市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牵头制定全市造林绿化考核实施细则,经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严格督查考核。市林业局及相关部门要成立林业生态建设专项督查小组,对各县(市、区)、各部门林业生态建设行动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切实加强对造林施工质量、管护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各县(市)、区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确保按照建设标准和要求落到实处。定期召开观摩会、讲评会,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利用短信、
资料提供:法律之星引用时请对照正式文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zx/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