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皮卫辉人,老丝儿别笑,说的就是你

来源:卫辉慢生活

作者:云林山人

俏皮的卫辉人

□云林山人卫辉,明清时代豫北三府之一。汲县,卫辉府治所在地。年汲县撤县建市,卫辉即指汲县。我这里所说的卫辉人,是今天的卫辉人,实际上就是原来的汲县人。卫辉,元朝以前,皆属县级治所,与周围各县人等差别不大。元朝虽属路治所在地,只是过于短暂,并未形成独特风格。明清之际,卫辉渐趋繁华,地处南方十省通京要渠,兼有御河舟楫南北交往便利,南去北往,东西交织,商业更加繁荣,文化日渐发达。见多识广的卫辉人,久而久之,信心日增,豪放盈怀,风格独具,在周围各县凸显超类拔群之势:谦逊中不乏自信,严肃中不乏幽默,憨厚中不乏智慧,平和中不乏热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卫辉人,我除了为拥有卫辉人的头衔感到自豪外,留心观察,细心揣摩,潜心研究,发现卫辉人许多俏皮的表象,可爱的简直让人倾倒。卫辉人爱用象声词,说话生动形象。天阴了,大风“呼呼”刮个不停,伴随打霍“呼呼嘞嘞”“咔咔喳喳”响起雷来,大雨跟盆子往地上泼嘞一样“滉滉”直下,下嘞地上“稀泥咔喳”嘞,一没招呼好“蹴履”滑了个屁股墩儿,“吭吭哧哧”强爬起来,扶住个小树,娘啊,小树“咔喳”又折了,看好俺小孩儿“噗噗喳喳”蹅水过来,算是扶我回家了。夜里,不知道是下雨嘞过还是咋回事儿,电视机“呼呼闪、呼呼闪”一直不清,喇叭也是“哧哧拉、哧哧拉”直响,干脆不看了,一头钻进盖底窝儿“呼呼”睡开了。公鸡“咯咯根儿、咯咯根儿”叫头遍时,听见院里还“离离啦、离离啦”在下雨,只是比白天下嘞小多了。再睡,“模模楞楞”嘞,睡不着了,躺在床上“卜卜啷、卜卜啷”跟翻烧饼一样,龟孙床早都该换新的了,“咯咯吱、咯咯吱”直响。小孙的也不知啥时都醒了,“哇哇、哇哇”直哭,哭嘞我心里“呼呼乱乱”嘞跟猫抓嘞样,我干脆“扑扑腾腾”起来了。出门看时,雨停了,小虫的“唧唧喳、唧唧喳”在院里榆树上叽喳,不知是谁推个小车儿“叽叽更、叽叽更”在街里弄啥嘞,生产队长瞎积极,“铛铛铛铛”敲开钟了,社员们“呜嘞喊嘞”都出来了,货郎挑儿买东西嘞诺货,拿个波浪鼓“卟卟啷、卟卟啷”在那儿波浪,那是谁家里娘们儿“扑腾、扑腾”扔给诺货几双鞋说换几个针。生产队长见大家光顾看货郎挑儿嘞,“啸呼”道:“走,都往地里走吧!”大家在生产队长驱赶下,“哩哩啦啦”走开了。这是,天晴“杠杠”嘞,叫驴在路上“呱呱儿、呱呱儿”叫,牤牛也随着“么儿、么儿”叫起来,惊动了地里的兔的“哧溜”窜过路去。快到地了,生产队长说:“你跟小四轮去城里拉粪吧。”小四轮也没有减震,坐在拖斗里“卟卟噔噔”蹾嘞肚都是疼嘞。在家小四轮也显不出慢,到马路上,小轿车“嗖嗖”一会儿就跑没影儿了,小四轮还在后头“嘭嘭嘭、嘭嘭嘭”慢鼓涌。好歹到了马市街,人“嘁喳喳”嘞多……故事可以继续编下去,卫辉人时时处处离不开象声词,使所描绘的事物、景象异常生动形象。不信,你到街上走走,见个卫辉人,说不了几句话,象声词“哩哩啦啦”能说一大嘟噜。卫辉凡是名词,大多带“的”字,语音显得铿锵有力。清晨起来,喝水拿个杯的,端碗拿个筷的,把碗放上桌的,坐时有个椅的,嫌高坐个凳的,盛饭拿个勺的,烧火拿个棍的,上房搬个梯的,往房上拔东西用个绳的,下面可以拴个篮的,摊开晒嘞麦的,晒干扬去麦皮的,交公粮得用车的,赶牲口得用鞭的,当车把式要注意街上跑嘞孩的,还得注意疯疯扯扯嘞小妮的。自个儿走路不小心会摔成个瘸的,树枝挂住眼还可能成个瞎的,那时将肩上扛个弦的,背上再背个箱的,手里拿个板的,街头演出成了个戏的,往往听唱的都是些老头的、老婆的、小媳妇的、半伙孩的,天冷了烘火取暖用玉粟芯的,到吃饭时大家送来糊涂和窝的,有的送来一盘儿炒嘞茄的,吃完饭漱口用茶缸的。天黑了给瞎的找个黑屋的,将被褥铺好但没有单的,被子短露出脚丫的,常常这些黑屋的都是草屋,里面到处都是草圪节的,草圪节的里面藏着一些垩末的,垩末的里面藏着一些小虫的,小虫的拱嘞人只能睡一嘣的,熬到天亮头发乱嘞像疯的,身上咬嘞净疙的,看着像个傻瓜的。太阳一出像镜的,热嘞不行搧扇的,要去乘凉找亭的,甬道上面铺嘞石头子的,两旁刮脸的是树枝的、树叶的,小民的,二小的,三妮的,大孩的……打在一起成蛋的,吵架飞出吐沫星的,揪耳的,扔鞋的,脱袜的,还有嘞乱扯袄袖的,玩恼了挖嘞脸上是血道的,干了成了血疙结的,如果搞不好脸上弄嘞成麻的,头发掉了成秃的……。卫辉人说话名词多带“的”,的确用“的”太多了。名词带“的”与加“子”效果不一样,可以增强语气、加大说话的力度。有个卫辉教师,讲课用普通话,批评学生就用卫辉话,他说这样批评学生带劲儿。比如呵斥学生:“你着孩的,搬着凳的去站太阳地的里!”既有关爱感,也有惩戒严厉感。卫辉人善于打手势和模仿,待人极为热诚亲和。摆手是卫辉人最常见的手势,但含义大不相同。伸直手臂,手心向下,轻轻弯动四指频繁对人打招呼,一般是好事儿,或者是神秘的事儿,不便让别人知道;伸开手掌,弯曲小臂向怀里招一两下手,说明有急事儿,显示主人有点儿不够耐烦了;伸开一只手臂,由后下方向前方挥动,意思让后面的人超过自己赶紧往前走,别耽误事儿;伸出食指向前方指点一两下,那是告诉你明确的方向,别理解错了;伸出食指向前方左右指点,最起码有两层意思,一是布置任务,二是表示对所做工作不够满意;伸出手掌,小臂抬起,左右慢慢摇摆,是向大家致意,算是打招呼;还是这个动作,频繁急促摇摆,表示不同意或制止某种行为;仍是这个动作,手背向外,前后摆动,一是让对象去做,二是让对象离开,三是不高兴、让对象赶快离开“去!去!去!”;双手一摊,身子一蹲,一是说这事算是完了,二是说这事没法儿办了,三是表示无可奈何;一只脚跺脚,一只手向下摆,一是说事儿做对了,二是说事儿做成了,三是表示答应“中”;等等。手势不是领导的专利或专属物,平头百姓同样可以使用,如果配以表情、或点头、或摇头、或低头、或侧头,掺合着再加进一些叹词,效果更加明显。卫辉人的手势往往还夹杂着模仿,如夸张模仿人的架势、表情、语气、声音、走姿、挤眉弄眼的神态,可谓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令人叫绝。对此,土生土长的卫辉人,大都心领神会。卫辉人经常用推拉拍打和嗔怒,尽显亲情魅力。卫辉人见面不一定要先打招呼,一不小心有人从后面推了一把,那肯定是熟人;正说着话呢,谈到兴头上,觉得对方说得太符合自己的心思或投自己的心味儿,就会从正面或侧面推对方一把,以示赞同、欣赏、喜爱。一见面就拉住对方的手,肯定关系不是很一般,或是同性朋友,或是久别亲人;一群人谈话,其中一个人拉另一个人到自己跟前,除了表示俩人的关系好,也有向大家展示俩人是同党或一伙儿;如果拉着一个人撇开众人到一边,卫辉人叫拉背场儿,那是要说一些神秘的、不想让别人听见的话和事;如果是生拉硬扯拉来的,一看就是对方不同意勉强而为之,像老师把捣蛋学生拉出教室,孩子被家长拉去学校或去相亲等。拍的动作含义很多,拍拍头,是长辈对晚辈呵护关爱;拍拍背,是领导对下级体贴和关心;拍拍脸蛋儿,不是老人逗小孩儿,就是媳妇爱丈夫;拍拍自己的胸脯,是要表示自己坚定的决心,也或许是赌咒:“不是这样,将遭天打五雷轰”;拍拍屁股,那无疑就是要起身走人了,如果是拍别人的屁股,那是肯定是在和要好的人开玩笑。打人,听了挺可怕,在卫辉,有人只怕自己不挨打,那当然是有老婆的男人了,“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没人爱”;除了惩戒式的、斗殴式的那种真打外,卫辉人用巴掌打,许多都是好事儿,不过那种“打情骂俏”可不是卫辉人干的事儿。嗔怒是卫辉人表示亲近最常见的方式。“你别走,再说走我可真要急了!”“不在这儿吃饭,你简直是开玩笑!”“我看你敢走?”“你要真走了,啥时候儿都别来了!”“非要给东西不行,你这是弄啥哩!”“快拿住,跟打架一样,叫人家笑话?”“你喝不喝,一杯小酒儿我不信能把你喝醉唠?”“以后可不要再来了,来这儿饭也吃不饱,来这儿干啥哩!”“恨人类很,叫爪(咋)就偏不爪!”“谁叫你来嘞,来了都拿东西,再拿东西不让你进门!”“你咋恁烦人哩!”最简单的的嗔怪话是一个字:“滚!”听了这话你可别真“滚”,真“滚”的人肯定不是卫辉人。卫辉人说话好套用俗语、格言、农谚、歇后语,展现出浓郁的卫辉地方特色。卫辉流传的俗语、格言、农谚、歇后语很多,我这里各挑拣几个让读者欣赏。“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人馋了说媒,狗馋了舔灯”,“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拿馋狗和馋人比较,辛辣讽刺意味浓厚;天上下雨地下流,跟两口打架并没有必然联系,但顷刻间即告关系缓和,有“同流合污”之意。卫辉很多俗语有时和陕西的信天游一样,常常用两句话生动说明一个道理。“咬人嘞狗不叫”,“一个槽上拴不住俩叫驴”,“没利不肯早起”……将专爱暗中做坏事、俩都自以为是的人不好相处、向来只考虑利益的人表现得活灵活现。卫辉的格言简洁明朗、一针见血,要说的道理不言自明。“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六雪打灯”,“杨叶拍巴掌,撒花(棉花)耩高粱”,“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应时”……能够预见差不多半年的天气变化、啥时春播、啥时秋种提前告诉人们,以便早做准备、莫误农时。卫辉人一年早知道,靠得就是心口相传的农谚,这是卫辉人民生产劳动经验的积累,更是勇于实践聪明智慧的结晶。“杆草个儿卷老头——丢老人儿了”,“茅缸里失火——使(屎)着了”,“脚底板上抹油——开溜了”……头生小孩儿死了,卫辉人就用谷子的秸秆儿捆住扔掉,不予埋葬,里面捆个老头去丢,可见是丢了个老人,是丢大人了;得了好机遇,卫辉人说是“使着了”,和茅缸失火结合在一起,显得滑稽可笑;见事不好,赶紧躲避,用脚底板抹油比喻,让人联想到溜冰,跑得可真快呀!卫辉人的歇后语多得难以计数,有的是地方文化所独有。如县东乡有“韩成嘞斧的——掉头儿”,说某村有个叫韩成的人,人家顾他杀人,他答应了,去时拿了个斧头,在后面欲袭击举手砍时,斧子的头脱落甩出,自嘲对被害人曰:“扔斧的哩,斧的头儿掉了,帮咱拾拾呗”;如某村有个叫王忠的人在正面修水库,肛门长了痔疮,医院女大夫看,山上没电,屋里又黑,女大夫点了个煤油灯照明,结果王忠掌握的时候太好,大夫正照时,他一个屁把灯吹灭了,这是真人真事,我还认识这个人。于是“王忠吹灯——照嘞真准”歇后语出来了。说到这里,联想到朱镕基总理曾向温州市市长求证,收否开放初期该市生产的皮腰带,放了个屁就把皮带绷断了,时任市长说,不是放屁,时咳嗽,朱总理说,不管上面还是下面,反正都是出气。我说这个联想的故事,意在说明“吹”不是骂人。卫辉人是很讲道德的,绝对不说侮辱人格的歇后语。卫辉人就是卫辉人,勤劳,睿智,友好,善良,敬业,乐群,善于辞令,言语幽默,亦庄亦谐,极会营造良好氛围,很能创设愉悦环境。俏皮的卫辉人,真的超级可爱,你——肯定也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zx/5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