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卫辉府城隍庙恶鬼怕恶神,恶神怕
卫辉民间故事
恶鬼怕恶神,恶神怕恶人
□净心无尘
相传清光绪十六年冬月初三辰时(公元年农历十一月初三早七至九时),天空阴沉沉的,带哨的东北风夹着卷缩的雪粒,吹打着布满黄叶枯草的大地,河塘溪沟的岸边都结了冰茬儿。由于天气的寒冷和早晨的时间,坐落在卫辉府东关的府城隍庙大门半掩着,还没有来朝拜的香客。
话说家住府城隍庙附近的赵麻子,身高六尺,膀大腰圆,剑眉虎眼,塌鼻梁,大腮帮,满脸麻子坑坑点点,半寸长的满脸胡子如同钢针,猪鬃般的头发在后脑勺上留个二尺来长的大辫子,前面大半个脑袋青紫发亮,人送外号“二青头”,年龄已二十八九还光棍一条,他的性格粗鲁野蛮,胆大力壮,鬼神不怕,两个姐妹早已嫁人,他便与双目失明的母亲相依为命。此人倒也勤快,靠在城河里打鱼摸虾为生,有时也去干个短工,从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吃别人的亏,家境倒也可过,娘俩儿吃穿不愁,他虽然粗野,但讲道理,最大优点就是孝顺老娘。
那天子时,他老娘突然咳嗽不止,把赵麻子闹腾的傍明儿才合了会儿眼,早晨起来,他做好饭让娘吃了,便背着老娘抄近路去德北西街找顾大夫看病,路过府城隍庙西墙外,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他本能一跃而过,又怕蹾着老娘,他抬头想了想,把老娘放下,又安慰老娘几句,抬腿朝庙西后门进去,直奔阎王大殿,见中堂神台上坐像阎王傍边站立的判官青石塑像,足有八尺,他高兴了,一哈腰扛起判官就走,来到水沟边“扑通”一声将塑像架在水沟上,然后背起老娘过沟而去。
不多久,就见马市街绸缎庄的刘掌柜打此经过,一瞧判官神像被架在水沟上,他吓了一跳,慌忙跪拜施礼,又赶快到庙里叫来守庙的两个道士,一起把神像抽起来,刘掌柜又掏出自己的新手帕沾水沟里的清水把神像擦洗干净,再与俩道士将神像摆放原位,然后刘掌柜焚香叩拜,诚祈不恭,以求海函。完毕,刘掌柜回到庄里,立马净手漱口给关公敬香,说明路过府城隍庙一事,然后和庄里伙计做起生意。午时,刘掌柜正欲吃午饭,突感头顶疼痛难忍,针炙服药无济于事,傍晚疼痛仍然不止,便叩首于关公神像前自言自语:小民一生为善,公平买卖,舍济穷人,从未做恶行逆,为何让尔头疼难忍,求关爷救我。直到夜亥时(22时)头才不疼。
再扯府城隍庙内,十月庙会已过(就是现在的十月大会,其实是府城隍庙会演变而来,过去是从农历十月初一至十月三十),冬月初二慧明道长去云游访友,留下两位徒儿看守庙院。夜亥、子时交替时分,俩徒儿夜巡庙院,忽见阎王大殿灯火通明,又听有人话声隐约传来,俩道徒十分惊诧,便蹑手蹑脚来到窗下偷望,见大殿中央摆放一张桌宴,周围竟然坐着府城隍、阎王、判官、还有土地,当中坐的是关公。原来是刘掌柜头痛厉害向关公求佑,关公大怒,驾云去了府城隍庙责问判官、阎王、城隍,几位大神慌忙迎接,摆宴谢罪。在玄门里面,关公级别甚高,且在道儒佛三家都有大官衔儿,道家“武圣帝君”,儒家“关圣帝君”,佛家“迦蓝菩萨”。
俩道徒不敢吱声,从窗眼儿往里窥视,见关公怒颜未消,问判官为何惩罚刘掌柜,说刘掌柜为人善良,从未行恶,又为你擦身敬拜,怎么不识好歹?判官躬身施礼,说赵麻子踩得自己身上很难受,惩罚他吧,他又十分凶恶,小神害怕,才把怨气出在了刘掌柜身上,小神马上收法不让他再头疼便是,他是善人,小神以后一定报答他。这才有了一段“判官徇私情,报恩刘掌柜”,大意是光绪三十三年,刘掌柜突然猝死,五十六岁命终,当判官过堂时,发现刘掌柜,查其寿尽,堂上刘掌柜悲哭诉说家中还有八十多岁老母无人照料,还有十六岁次子还未完婚,痛惜自己命短,让白发人送了黑发人,判官念其与己有恩,又曾当众神面承诺报恩,于是,便给刘掌柜私加二十年寿命。关公听罢判官所言才放了笑脸,土地神为二维和好祝贺,又拍着判官肩膀调佩说:“这才是恶鬼怕恶神,恶神怕恶人吶”,众神听了哈哈大笑。
后来,这俩个道徒走嘴说露了此事,“恶鬼怕恶神,恶神怕恶人”的故事便在民间传开了。
来源:卫辉慢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w/1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