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架工业无人机成为链主企业,

彭洋医生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

日前,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获悉,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工业无人机产业链链主企业、集成电路产业链链主企业、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链主企业、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名单正在公示。

此次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工业无人机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名单有3家企业入选,分别是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据了解,本次“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主要是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作用,引导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加速汇聚,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年年底,成都正式印发《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20个重点产业,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链长制”。

记者注意到,上述企业名单中有多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去年以来,围绕重点产业链领域企业,成都支持相关龙头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冲刺世界强和中国强。

成都的1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不乏行业龙头或产业生态链的“链主”企业。

此次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工业无人机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中,就有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入选。

成都无人机产业的聚集效应已经显现,一条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年12月10日,成都市召开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上正式提出,成都将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重点打造包括工业无人机产业链,力争到年产值规模达到亿元,成都无人机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目前,成都无人机产业拥有从无人机整机制造及核心配套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测试到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每一环节都汇集着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

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军工企业民用领域成果扎实

一架工业无人机的生产涉及上千个零部件,产业链长。

对更多无人机企业而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飞公司等航空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云集,不出四川就能完成全产业链条的生产,就地成“链”。

成立于年8月的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无人机”)正是专注于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成体系、多场景、全寿命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从事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中航无人机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工业成都所、航空工业成飞等,联合发起成立。航空工业成飞(即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持有公司33.01%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另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过航空工业成飞、航空工业成都所、航空工业产业基金等,间接控制公司66.73%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国务院国资委为最终控制人。因此,中航无人机可以算是为央企控制的军工企业。

在研发方面,中航无人机拥有无人机行业国家级领军人物领衔的研发团队,按照“察打一体、远程多载”的总体要求,实现了翼龙无人机谱系化和系列化发展,保持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近年来,察打一体无人机在国际局势中声名鹊起,而中无人机旗下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中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是我国军贸无人机出口的主力机型。在登陆A股市场后,中航无人机表示将致力于构建高端无人机产业生态圈,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无人机专业化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四川布局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今年6月底登陆科创板的中航无人机被确定为建设主体单位。

目前,成都大力引育“链主”企业,而中航无人机利用高端无人机产业链“链主”的优势,联合军科委、民航局、中国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航空工业成都所等多个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

其次,在民用无人机系统方面,中航无人机也在实现突破。中航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系统曾参与完成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以及我国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通信实战演练,其所造“翼龙”无人机被视为“中国制造”的名片。

去年7月,翼龙无人机先后两次在河南省参与防范强降雨灾害的应急通信任务,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其次,翼龙无人机还用于人工增雨、应急救援、森林灭火等,为大型无人机民用贡献了新的方案。

今年上市后,中航无人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发挥无人机产业链“链长”牵头作用,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形成创新联合体,以创新链激发产业链活力,打造无人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围绕“科技补链、产品强链,多元固链”构建高端无人机产业生态圈。

纵横股份“曙光初现”

建圈强链正逢其时?

除了中航无人机,去年登陆科创板的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纵横股份”)同样也是军工企业。其次,在民用无人机板块也颇有建树。

纵横股份设立于年,系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是国内规模领先、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无人机企业之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化、平台化、工具化的工业无人机系统,年在国内率先发布并量产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成为工业无人机主流布局形式之一,系国内第一家以无人机为主营业务上市的企业。

此外,在民用无人机方面,去年7月,河南新乡卫辉市城区发生严重内涝,纵横大鹏无人机河南应急救援小组携带CW-15无人机前往支援救灾,并赢得了一阵好评。近期,纵横股份对外发布了两款多旋翼无人机,是纵横股份在多旋翼无人机领域的新探索,同样兼具智能化、平台化、工具化等特征,可以在应急处突、大型活动安保、禁毒铲毒、交通管理、地形测绘、电力巡检等多种应用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从纵横股份董事长任斌的最新采访中获悉,在提及多家无人机公司的业务碰撞时,他表示:“目前来看,相关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方向集中在军用大型无人机方面,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布局的是无人机的产业链相关业务。纵横股份专注在几公斤到几百公斤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聚焦工业无人机的应用,目前并没有直接的上市公司竞争对手。”

工业无人机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产业处于快速发展前期,行业集中程度逐步提高,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断完善。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步,不断促进和赋能无人机智能化、平台化、工具化2.0时代发展。

“省、市层面陆续出台支持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的春天到了,上下游配套、左右环协作,建圈强链正逢其时。”纵横股份董事长任斌日前接受采访说。

下游行业应用需求驱动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工业无人机作为新工具,发挥其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在下游领域的应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各行业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目前全球业界对无人机产业发展均保持积极预期。

业务涵盖11大航空领域

今年滕盾科技完成全球首次“实战”

再来看,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盾科技”)。其公司总部位于金牛,创立于年,是一家年轻的高端智能飞行器创造者和提供商,服务全球支线物流、应急管理、气象服务以及其他航空应用与科学研究等市场。

腾盾科技致力于用航空与智能技术开创中国无人机商用化的未来,在固定翼与旋翼高端无人机的技术探索、研发制造、航空运营以及飞行员培训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带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链、生态链发展为己任,持续为社会与国家贡献价值。

腾盾科技已建立起完整的智能飞行器研制体系,涵盖无人机系统设计、制造、试验、试飞、综保和运维等11大领域77个专业,并汇聚了行业顶尖和高端人才百余名,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专家8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专家20余名,高级以上职称专业人才60余名,专业设置齐全、人才结构合理。

今年7月,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双尾蝎无人机,在海拔米的甘孜康定机场成功完成了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平台的高原测试和飞行验证,全球首次在“高海拔”地区、“无信号”区域等复杂自然环境与真实应急条件下,完成无人机搭载空中基站实现全网应急通信的“实战”测试,充分验证了无人机平台和通信装备应急保障能力,为下一步规模化、实战化使用积累了真实的数据与宝贵的经验。

由此可见,滕盾科技在民用无人机方面也是同样具有领先优势的。

公司高层皆是高端技术人才

公司上市的背后,离不开成都无人机产业链的支撑,具体来说,是合作伙伴及高端人才的支撑。我们来看看这3家企业都有哪些人才支撑?

中航无人机现任公司董事长蒋敏先生,本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此间的工作经历都在航空工业成飞,目前还担任航空工业成飞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纵横股份董事长任斌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生部,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基地服役十多年,其间研究涉足无人机研发,他主导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的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和奖项。

腾盾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聂海涛,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军委装备发展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科技委原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常务理事。第六届成都市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主要从事飞行器研发设计工作,主持多型高端航空装备研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第五届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领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等。

打造无人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围绕“科技补链、产品强链,多元固链”构建高端无人机产业生态圈,需要多家上市企业携手齐聚,同时需要大量高端人才支撑。目前,成都无人机产业的聚集效应已经显现,一条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附完整名单:

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工业无人机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名单

1.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3.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名单

1.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3.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4.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5.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名单

1.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2.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3.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

4.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5.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6.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集成电路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名单

1.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成都集佳科技有限公司

3.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5.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成都奕斯伟系统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名单

1.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

2.国营川西机器厂

3.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s/9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