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古今风光图集艺术再现古城旧貌新颜

宜州区餐饮业复工复业最新要求经营者需要 http://www.yizhouzx.com/yzszz/6518.html

值此年元旦来临之际,《卫辉古今风光图集》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卫辉古今风光图集》是卫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监制出品的反映卫辉古今风光的精美宣传画册,内容包含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卫辉古八景”和反映当代卫辉新貌的“卫辉新十二景”,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研讨、创作、设计,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图集采用卡纸活页式制作方式,既可整体作为宣传卫辉文化旅游的形象宣传品,每一页又可以作为装饰性艺术小品独立成篇。设计新颖大方,《卫辉古今风光图集》一册在手,尽揽卫辉古今风光。

封面题字:中国书法家协理事、原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杨杰

封二题字: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最高奖获得者米闹

前言

站在卫辉古城望京楼上极目远眺,八百里太行咄咄逼人直抵牧野,六百里卫水波澜不惊奔向津门,一山一水,一静一动,一南下一北上,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奇特组合,穿越千年时空,却又并不冲突地融于一身,共同构建出卫辉得天独厚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色。“太行叠翠”“卫水拖蓝”,古人很准确地抓住这两点,将其名正言顺的列为"卫辉古八景"前列,很多年以后,这些典籍中记载的“卫辉八景”仍在亮闪着卫辉人的眼睛,滋润着卫辉人的心灵。

只是古城的前尘旧事早已退远,曾经无比荣耀的古八景旧址上,取而代之的已是一个发生了翻天覆地深刻变化的新卫辉了。对历史而言,这或许只是短暂一瞬,而对古城,却充满沧海桑田的意味。这种变化是脱胎换骨的,它不仅改变了城市和乡村,改变了山川和草木,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如果说通过对家乡今日之盛世美景的重新归纳与命名,可以从中折射出卫辉人民近年来奋发作为、砥砺前行之奋斗轨迹的话,那么,有幸作为这场巨大社会变革亲历者的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将这一文化软实力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这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

感谢卫辉本土的这些艺术家们。感谢他们用灵动的笔墨精心创作出这一幅幅佳作,既生动再现了古八景的历史原貌、复活了古人之雅趣,又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酣畅淋漓的挥洒,抒发了自己对新时代、新生活的由衷赞美,也打通了一条宣传卫辉推介卫辉的艺术渠道。该记录的就真实记录下来,交给今天,也交给历史。该奋斗的仍须继续奋斗,为了今天,更为了将来。

(一)卫辉古八景

指城区西北部的太行山脉,逶迤境内数十里,重峦叠嶂,苍崖施黛,怪石拔地而起,峻岭巍峨高耸,远望近观,如绘如画。

是指依傍古城而过的卫河,水质清澈,鱼翔浅底,景致开阔幽远,日夜涛声盈耳,尤其晨晖朝霞之下,流水之纹状,犹如拖着一条蓝色织绵。

是指城北黄土岗,相传武王克殷后,前来比干葬地祭拜,随后又登上附近的黄土岗,与放牛的牧童一道欢唱,共庆升平之祥和。

是指城东15公里处的募化潭,其幽黑莫测,深不见底,常年不枯,潭内有鱼,数量颇丰,方圆居民凡向潭主募化者,无不乐与之,众多人家,赖以生存。

指城北之比干墓,自西周武王封冢隆墓、魏孝文帝因墓建庙始,华夏忠谏文化即以此为精神座标,辐射千载,教化万方,巍然赫然,山岳难比其高,灵光峭拔,足可笑对苍原。

相传曾被孔子赞为“真君子”的卫国贤大夫蘧伯玉即居住于此,故有村名君子村,在城西北15公里处,村头有蘧伯玉之茔墓,当地村民皆称之为君谷堆,墓前立有清康熙25年卫辉知府杨茂祖的碑刻,旁边有明代大学士朱国寿题写的诗文:“空蒙烟观里,残碣几千村,旧里饮君子,知非如古人”。

是指元朝翰林学士王秋涧的读书处,在今太公镇古子涧村,古时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历来被读书人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从这里传出的琅琅书声,无疑对家乡学子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是指城西北17公里处的霖落山香泉寺,作为豫北地区久负盛名的佛教胜地,有着“佛教小西天”的美誉,寺旁石隙中常有一股清泉流出,穿岩喷雾,飞溅崖壁,然后泻作瀑布,其声琮峥。

(二)卫辉新十二景

指南部新城区及大禹湖一带,一片片楼群鳞次栉比,一阵阵水声龙啸虎鸣,徜徉其间,心旷神怡,满目葱茏,宜居宜游,胜似蓬瀛,现代化城市气息扑面而来,豫北水城之清嘉由文化而厚重。

指以望京楼为中心的卫辉古城新貌,举目能见,历经四百年风雨沧桑的古楼修葺一新,仍巍然屹立在古城中央,登楼远眺,太行之雄浑、卫水之缭绕尽收眼底,邻里之和睦、街衢之通达物卓民丰,词人络绎,游客蹑踪,发怀古之幽思,抒时代之豪情。

指傍晚时分的顺城关公园景色,夕阳之余晖下,护城河闪着金波,拱桥曲廊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或闲庭信步或载歌载舞,华灯怒放势压繁星点燃不夜城,休闲文化之魅力,来则赏心悦目,去则魂牵梦萦。

指城北唐岗之吕祖阁,相传为吕洞宾修道脱凡之圣地,始建于晚唐,中兴于金元,明清两代均得以重修,现存建筑具有典型的清代早期设计风格,雕梁画栋,宏伟壮观,阁高15米,上悬“”白云阁”,下镌“脱凡洞”,祥瑞普照,气度万千,近年来多经维护完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重要道教活动场所,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指以小店河、罗圈、里峪、蜘蛛窑、定沟、柳树岭、寺东坡等为主的太行山区传统村落,那些古朴的民居、百年的老树,都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标本”。过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被宽敞的柏油马路、纷至的山外游客、稀罕的风味小吃、潺潺的林间流水掀起盖头露俏容,让人们不仅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能留得住乡愁。

指市区北部山区崇山峻岭之上的战国古长城遗址,境内绵延百余里,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边界岭",据说比秦长城还早多年。这里既有新修的云中公路方便抵达,还有矗立的风车、茂密的森林以及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农家房舍为游人助兴。要来最好在深秋季节,万里霜天,层林尽染,尤其是夜登古长城,“边关”、“冷月”之类的意境,仍能给人以沉雄冷冽的情感冲击。

指城西唐庄镇西山一带的风光,昔日被开采得满目疮痍的西山,现如今变成了一派绿意葱葱的森林公园,蔚为壮观,山下产业集聚区的道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企业环保无扬尘,若是赶上了四月天,万亩桃园花盛开,如同红云降人间,到处是生机勃勃的盛世景观。

指卫州广场一带,此乃近年来市区内新建的几处较大休闲游园之一。广场东边是东湖,烟波浩渺,亭榭曲径,可泛舟可垂钓,绕湖皆垂柳,四季花常开。西边以娱乐健身为主,活动器材男女老少皆宜,更有众多豫剧戏迷以弦会友,好戏连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指太行山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塔岗、狮豹头、正面、香泉等中型水库及众多山间小型水利工程。劈岩凿石,高峡平湖,闪闪如玛瑙撒出,防灌泄洪,截流治沧,朵朵似翡翠凝成,至今仍滋润着万亩良田,造福一方百姓。

指绕城区而过的卫河、共产主义渠和孟姜女河沿岸。古城缠玉带,时见白鹭飞,这无不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秋日之清晨,骑行或漫步在平坦的林荫大堤上,不知不觉便来到建设中的杜诗植物园了,令人眼前一亮。两岸玉米吐红缨,棉花朵朵白,鲜花栽满坡,荷花含羞笑,回头再看三河,已是凯歌高奏,如沐春风,水安则民安,水兴则城兴。

指穿境而行的京港澳高速、济东高速、鹤辉高速及京广高铁以及建设中的郑济高铁。区位优势愈加彰显,风驰电掣一通百通,朝饮卫河水,暮食武昌鱼,刚离豫北月,又见齐鲁星,现代化交通必将为卫辉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指位于市区西北12公里处的姜太公故里,据《水经注》载:“汲县城西北有石夹水飞湍峻急,人谓之磻溪,言太公常钓于此也。”至今太公镇一带尚保留着许多姜太公的历史遗迹,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姜太公墓、太公祠、太公庙、太公吕望表等,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三为姜太公诞辰日,届时许多海内外后裔组成的姜氏、尚氏、吕氏宗亲会,都会前往姜太公故里寻根祭祖,旅游观光。

图文编辑:文旅局政策法规科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s/5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