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隆重举办柳卫村志发行仪式

HAPPYNEWYEAR

《柳卫村志》发行仪式隆重举行

1月23日上午,农历腊月二十六,在丁酉鸡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卫辉市庞寨乡柳卫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欢乐的气氛。

上午9时,柳卫村的父老乡亲齐聚在柳卫村完全小学,为即将举办的《柳卫村志》发放仪式这一文化盛事而欢欣鼓舞。市史志办主任石文涛,市文化局局长姚航,市邮政局局长赵红毅,市庞寨乡书记崔庆帅,市庞寨乡人大主席张建军,市庞寨乡乡长徐法家,市邮政局副局长蒲长缨等领导出席了发放仪式,柳卫村村委会、市邮政分公司文化传媒部、《柳卫村志》热心支持爱心捐赠人士及编撰人士、柳卫村村民代表等余人参加了发行仪式。

柳卫村文化纷呈名不虚传

柳卫村自西汉以来至今已有0多年的历史,乡土文化亮点纷呈名不虚传,在当地近百个村庄中凤毛麟角。《柳毅的传说》、柳卫高跷、柳卫骨科三项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占卫辉市该项的“半壁江山”,系卫辉市政府命名的“柳毅故里”。该村刘知侠因一部《铁道游击队》蜚声文坛。柳卫“村晚”连续举办两届,开创了豫北地区农民“村晚”的先河。舞狮、剧团、少儿舞蹈班、武术班、花鼓队、青年歌舞团等文艺团体不下10个,参与人员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儿童。这些都被《河南卫视》、《大河报》、《新乡电视台》等媒体经常报道。

《柳卫村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柳卫村志》启动近一年,这个由市委市政府史志办、文化局等部门主办,邮政部门承办,邀请40多位村内德高望重的同志担任编委,广泛搜集和整理材料。以《史志》为模板,内容涵盖了该村0年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说、农业、方言、民俗等包罗万象,受到了卫辉市有关领导的高度好评。《河南日报》曾予以报道,

这部承载着市委市政府领导、政府各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志书编撰人士以及庞寨乡柳卫村村民深情厚谊的志书得以在鸡年春节前夕面世,令人万分激(鸡)动,可喜可贺!

志书编撰不仅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群众提供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正确适度地调动人的恋乡爱村情结,也可教育今人,启迪后代,其教化效果透彻而深远。

村志工作邮政部门发挥积极作用

在《柳卫村志》发放仪式上,承办部门市邮政局赵红毅局长指出,《柳卫村志》的面世,是邮政部门发挥邮政优势融入地方文化产业、积极服务三农的又一项文化惠民项目,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邮政部门运用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今后,邮政部门将继续把村志项目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共同努力把村志编撰成为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全面记载各村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民情风俗等内容的地方百科全书,为地方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地方名片,为地方文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村志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和期许

李克强总理曾在全国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强调,村志是留得住乡愁的最好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市史志办石文涛主任在讲话中指出,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是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柳卫村志》的编印是我市地方历史文化建设的一件盛事,是政府支持、群众欢迎的文化工程。针对全市乡镇、村志编修工作,他要求,各乡镇要通力配合,加强领导,组建过硬修志队伍,把编修村志同当前的重点工作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要认真研究地情,丰富历史知识,传承乡村历史文化,营造浓厚的修志氛围,留住历史记忆。发挥好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将我市历史文化推广出去,提高卫辉的知名度。相关部门要紧密联系,做好村志的资料收集、内容把关和审核工作,以认真严谨、高度负责的态度,编出经得出历史检验的好作品,传播正能量。

淇县珍宝堂负责人、珠宝鉴定师刘静溪女士对柳卫村乡土文化以及《柳卫村志》编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柳卫完小校长、《柳卫村志》主编陈鸿溪回顾总结了《柳卫村志》的编纂历程,对村志资料的收集和编撰进行了经验介绍;柳卫村舞狮队、锣鼓队也前来恭贺助阵;会上还对《柳卫村志》编纂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进行了表彰。会议由柳卫村大学生刘永茹主持。

内容转载自







































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哪里能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s/2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