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咱卫辉三八席宴席的历史和今天

卫辉的宴席

卫辉风俗,谁家孩子结婚,要先请婚事总管及攒忙守事的“看菜”,在预订好的酒店里,按结婚宴席的标准摆上一桌,让这些管事儿的大佬儿们嘬一顿,说是看菜其实就是吃菜,有点召开婚事准备会议的意思。

开吃开喝前,要先把正事安排好,总管会根据主家意愿,帮着敲定婚宴上菜的花色品种、烟酒的标准规格,敲定通知参加婚礼客人的范围,预测酒席的桌数及婚礼当天的分工,不能有丝毫纰漏。

婚宴上,管事的老总就是“一把手”,拥有绝对的权威。不管新媳妇娘家“上三桌”席,还是随礼客人坐的行席(又叫流水席),都要服从老总的统一安排。老总说什么时候上热菜才能上热菜,老总说什么时候“打笼”上饭,才能“打笼”上饭。不经老总同意,库房里绝对不能流出一瓶酒、一盒烟、一把瓜子、一颗糖。不管多么尊贵的客人,也会一视同仁,该坐什么位置坐什么位置,特别熟悉的客人也不过多说一句:大事上,顾不上了哦,兄弟,吃好喝好。

卫辉人家举办婚礼,通常要办“三八”席面待客。八凉八热十六个盘叫菜,后面八个扣碗和馒头才叫饭。八个凉菜是要先摆好的,八个热菜一个一个慢慢上,酒也喝好了,菜也吃差不多了。扣碗都在大笼屉里蒸着,什么时候客人酒喝好了,说“可以打笼了”,意思就是说可以上饭了。如果有喝酒比较粘、时间超长的,管事的老总儿就会凑过去敬酒:“各位亲朋好友,酒喝好了么,需要打笼时说一声。”客人立即会意识到这是在撵席了,也没有恼的意思,一桌人齐声说:“喝好了,喝好了,打笼打笼”。管事老总一声吆喝“X号桌打笼”,八个荤素蒸碗、一盘馒头就上桌了。卫辉的“三八”席面在豫北地区是独有的,卫辉人常常会因外地客人对“三八”席面的称赞而沾沾自喜:过去咱这是卫辉府啊,管十几个县呢。

以前的卫辉还叫汲县,一般人家的婚宴都在家里举办,婚宴棚是临时用帆布搭建的,方桌、条凳、瓷器都是借或租的,伙房的厨子、端盘子上菜的、刷锅滤碗的大都是来帮忙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人来人往,喜庆味儿很浓。酒席也简单,方肉、条肉、小酥肉,杀一头猪,酒席上荤菜就解决了,再炸点丸子、豆腐,蒸两笼皮扎,齐了。坐席的客人一个比一个手快嘴快,和人打招呼多说几句话,刚端上的一盘儿热菜就被叨光了,没挨着沾沾嘴。特别酒桌上有几个小孩子时,小一点的举着筷子站在长条凳上,嘴里嚼着,筷子头上夹着,跟哄抢似的。

那个年代,大人不但缺嘴也缺酒。赶上婚宴,爱渴酒的坐一桌,喝一瓶到两瓶后,又会跟老总说:叔,给这桌上再上瓶酒呗。管事的也会慷慨下令上酒,主家心里也很高兴。大喜事上,不喝蒙俩好象很不过瘾。

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婚宴上鸡有了,鱼有了,海参、鱿鱼有了,大虾、王八也有了。整盘整盘的鱼、鸡都吃不动了,坐席的人边评论“今天的席面有点攘啊,没一个领头的硬绑莱”、“腐乳肉应该先在油里氽一下去去腥”,边慢不经心叨两嘴尝尝,似乎肚子里早已油水满满,看见满桌子的荤腥就闹心。最后,一桌子菜盘盘有盈余,有些菜基本没动,这时有人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品袋,还有用酒的包装盒子,统统打包,说是回家犒劳“保卫科长”。

回去把这些事说给老辈人听,老辈人会感叹:世道变了,现在的现在年轻人生活的都很好了....

来源:卫辉电视台

月光乐器信息快递---中州牌古筝、中州牌琵笆销售维修调试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北京哪家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s/1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