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穿越卫辉红云大草原记

我们野线穿越卫辉市红云大草原、香泉寺等景区是年12月11日从卫辉市狮豹头乡李沿沟村开始的。

上午9时50分,我们许昌钢铁户外一行55人在新乡向导“关关”的带领下在卫辉市S省道棋盘山隧道北口的李沿沟村村口下了车。

下车后,我们先受到了一场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只见隧道口上方的大山峭壁上由“百姓”“题写”的两行苍劲有力的大字:“太行公仆吴金印”、“田渠路作证”。

在省道东边有条河,叫沧河。这条河沿“青年洞”穿山而过,环“青年洞”三字的下方是一行小字:“凿洞筑坎造平原,沧河故道变粮川”。在洞的上方、山的下方的石壁上详细地记述了原卫辉市狮豹头公社(乡)党委书记吴金印在年—年间带领全乡人民战天斗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开山造田、修渠筑路的动人事迹。透过石壁,我分明看到了一串闪光的数字:吴金印在狮豹头任职14年,带领群众筑大坝85条,新造水浇地亩,修小水库3座、蓄水池22个,修筑山区公路50公里,荒山植树30万株……,终使山民们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这一串串数字在我的眼前不停地跳跃,组成了一幅幅画面:吴金印和山民们一起抬石架桥、砌石修渠、抡锤凿洞、拉车垫地,不觉使我对这位乡党委书记的楷模肃然起敬。也难怪山民们从心底里发出了:“感谢中组部中宣部,宣传好人用好人”、“现在生活好,老吴忘不了”等;也难怪宋平、李长春会挥笔题词:“太行公仆吴金印”、“领导干部的榜样、人民心中的金印”等。我和三哥、孙行者、追梦议论说,这是山区百姓由衷地对党组织的感激和对好官的赞叹啊!

再往西走不远,就到了小水泥路的尽头。我们沿山谷踩着小碎石路面前行,脚下时有嘎吱嘎吱的声响发出,别有一番风味。就这样,我们在山谷内走了大约有3公里,到了一个小自然村。这里仅有4户人家,只见一人家羊圈内养着百余只黑色或白色山羊。驴友随遇而安忍不住学起了山羊的叫声,惟妙惟肖,这下可引得羊群哞哞乱叫,逗得人笑得前仰后合。

在村头山坡上,我们遇到了该村的李老先生,李老先生告诉我们说,这里是天井沟自然村,隶属于狮豹头乡李沿沟村,已有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已在此居住了6辈人了。目前,村里的年轻人都搬到了山外,只有他们5、6个70~80岁的老人离不开大山,离不开生养他们的这块土地和这口从不干涸的“天井”。老人边说边指着沟底的一口木板盖着的井说,这口井从他记事起不论天有多旱,却从来没有断过水。我和三哥、孙行者非常好奇,就下到沟底,掀开木板,只见井内水位较高但看不到底。井内插有两根塑料管子,却无电线。我们问李老先生:“水龙头在高处,水在低处,你们怎么取水?”李老先生好像不太明白我的意思,说:“只需在家中拧开水龙头就行了”。我不解,还是孙行者聪明,孙说:“水管比较长,在低于该井水位的地方肯定还有水龙头,这里虽在高处,可因为‘虹吸’现象,但仍然还是能取出水来的。”我恍然大悟,对李老先生微微一笑说:“你们这里还真有不少能人啊!”

辞别过李老先生,我们转入拔高地段。这里本没有修砌好的山路可走,只有天然的石头台阶,有些地方需要我们手脚并用攀着树枝、石块才能上得去。越往上走,山民们在大山里用石块修成的块块梯田看得越清楚,我们在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更赞叹山区人民勇于改造山川的奋斗精神。

就这样,我们一路说着笑着,又走了两个小时,于下午1时许,终于到达了山顶。这里就是潘梯村,村里相对比较平坦,但也只有6户人家。先期到达的驴友们或在路旁平坦处支起炉灶做饭,或到该村的老赵家自己做饭吃。我们到老赵家时,老赵正忙着向驴友们兜售他晒的柿干和小米,没有时间和我们闲聊。我和孙行者、追梦从背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牛肉和手工杂面红枣馍吃了起来。这时,天空下起了“小冷子”,可我们仍吃得津津有味,并未感觉到寒冷。

刚吃过饭,就听到院外响起了舞曲声,我们随声走到院外,只见已吃过饭的三哥、妞妞等驴友正在院外的一块水窖平台上翩翩起舞。舞者舞姿优美,观赏者面带微笑,并不时地鼓掌叫好。

下午1时40分许,我们离开潘梯村,开始向红云大草原方向进发。约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山顶草原边。未到跟前,我们就看到了满山的锈红色草在向我们致意。这里是霖落山山顶,满山皆青石,不适合大树生长。所以,在这里你只能见草不见树。这些草不高不低,都在1米左右,把大山盖得严严实实。大山在这些诱人的红草面前,变得异常温柔,没有了突兀和挺拔。

山虽有势,但坡度不大,不超过40度,很适合我们或站或蹲着拍照留念。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在下着零星的冻雨,要不然不知会有多少个驴友要躺在草原上享受一下难得的惬意。举目四望,红草铺满了附近的一座座山坡,我似坠入到了红色的云雾之中,一下子就找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看来,称这里为红云大草原真的是恰如其分!

在大草原中我们穿过两个山坡,来到一道横亘在山坡正中的长长的石墙前。我们沿墙边一直向前走,有人不解:这堵石墙是干啥用的?有的说,可能是卫辉市和辉县市的分界线吧;有的说,是过去战争遗存;有的说,是防火墙。殊不知,无论山顶上的这堵墙是做什么用的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感到了别样的情怀,因为他飘逸着大山质朴的味道。

离开红云大草原后,我们一直沿山间羊肠小道往下走。往下走50米就没有了红草,开始有树和荆棘,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惊奇。又下了约米高程,在一山坳里,我们见一山洞,名曰洗心洞。我们遂上了20余层台阶,来到洞内。洞内供奉着孙思邈的雕像。向导告诉我们说,洗心洞又名洗身洞,是一天然溶洞。走入洞内,见洞有20余米,能容一人出入,洞口上方有一天然形成的圆孔,洞顶常年滴水不停。据传,公元年,北印度来华高僧那连提黎耶舍精通医术和汉语,他从洞顶滴水救治随行中患有麻风病人的奇迹中受到启发,在此处创建了医院,同时研究出了多个治疗麻风病的药方刻在石碑上,用于启迪后世。

再往下走,就到了香泉寺。向导说,香泉寺位于卫辉市西北20公里太公镇的霖落山中,太公镇是因这里是姜太公故里而得名。香泉寺坐北朝南,创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年),是少林寺第二任主持稠禅师在春秋战国时魏安厘王离宫----雪宫旧址上所建。寺院临山势而建,规模宏大。素有太行叠翠、香泉水响、曲径通幽、洞天福地的美名。寺院耸立于青山之间,寺院内外的石缝内处处溢水,四季不竭,穿云流石,飞溅泻地,声彻云霄,非常悦耳动听,是豫北第一古刹。

在寺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香泉。向导说,此泉因泉水香味浓烈,故名香泉;寺也因香泉而得名。并说香泉泉水四季不断,冬天尤甚。秋冬季节,热气升腾,异香弥漫,如入仙境。泉水可饮可浴,还可美容养颜,治疗皮肤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是难得的好水。

香泉的南边是一观音大殿,殿东边是千佛洞,西边是送子奶奶殿。因是旅游淡季,游客甚少,大殿和洞均“铁将军”把门,使我们不得入内细观,只能听向导讲解一二。向导告诉我们说,千佛洞始凿于北齐年间,依山势而建,佛洞高3米,宽2.5米,深3米。洞内正面是佛主释迦牟尼像,跏趺坐于仰莲束腰须弥座上,慈眉善目,四周雕刻有小佛龛个,每龛雕一佛像。造像刀法娴熟,线条流畅,规模虽小,但保存完好,艺术价值极高。向导讲得认真,我们听得投入,真想砸开铁锁、打开大门进去看看!哈哈,那是不可能的!

离香泉寺百余米的西南山上就是著名的香泉寺石窟了。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过去细细参观,只能走马观花般地欣赏一下石壁上的几处石窟。向导介绍说,这些石窟从唐开元16年(公元年)开建,唐代建造稠禅师石塔两座,唐、宋、金、清代均有石刻、雕像问世,但保存的不是很好,有些已毁。

离开石窟,来到香泉寺景区停车场,已是下午4点半了。至此,我们已徒步12公里,完成了此次整个穿越。

此次休闲穿越,我感受有三:一是,勤政廉洁、真正心系百姓疾苦的好官会永远镌刻在百姓的心中,永远会与大山融为一体;二是,有“豫北第一大草原”之称的红云大草原景色迷人,但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养在深山人未识”;三是,香泉寺系列景点亟需有效地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应该让它熠熠生辉。

哈哈,我期待着能再次穿越,希望再次穿越时有新的感受!

----年12月13日凌晨2时于长城公寓

作者简介:邢慧广,男,汉族,网名:春天,年12月生,河南省鄢陵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文学学士,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长葛农商银行。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许昌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联系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c/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