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卫辉人一块回忆童年
童年阳光灿烂的日子(三)
□招雀园主人
小时候,村里经常出没着:货郎挑、箍碌锅的、膨玉米花的、剃头的、换大米的、卖酱油醋的、卖小鸡小鸭的、卖冰棍儿的、说书唱坠子的、铸铝锅的、卖瓦盆水缸的、玩把戏的、瞎子算卦的、演皮影戏的、画像的、打家具的等等商贩和手艺人。在那个物资和精神严重匮乏的年代,这些走街串巷的角色丰富了我童年的乡村生活。
小时候,除了过年就是赶庙会最热闹,村里要唱几天大戏,家家户户要提前告知亲戚朋友开戏的时间,并盛情邀请来赶会听戏。戏台就搭在村小学门口的操场上,四里八乡做小买卖的汇集到窄窄的村街上,四时农具衣服鞋帽本地小吃一应俱全,听戏逛集市的男女老少摩肩接踵,整个村子象在举办一个小型商品博览会。
小时候,墙壁上的镜框里装着叔叔英俊的照片。年,叔叔病医院,归葬卫辉祖茔,年国庆节期间迁葬烈士陵园。起坟的时候,姑姑说:棺材应该保存的很好的,人家部队上做的红棺材,好木头啊,几个人抬不动。等起开坟土,哪里还有棺材的影子,除了散落的骸骨和一个锈蚀成一铊的武装带扣,连一块朽木都找不到了。五十六年了,弹指一挥间。
小时候,村南的部队驻地经常放电影,有时在大门口的草地上,有时在大门里的篮球场上。电影是对附近村民开放的,来得早的村民也很自觉地坐在外围,中间最好的位置空出来,集合号响过后,就会有一队战士带着凳子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中间的空地坐下,这时电影才开演,真是“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小时候,在平原上是可以望见太行山的,大人们常常指着如黛的远山说:看啊,那就是锅帽山。明人张缙彦《汲县道中》有句:麦秀荒原湿,青山入望横。清人许作梅《登望京楼》云:一沟卫水曲,万点苏门开。这些事实证明“青山横北郭”自古就是卫辉美景。现在如果不是在晴朗的雨后,哪里还能见到山的影子。
小时候,老实巴交的孩子都剃光头,普通人家孩子都理平头,留长发的嘛就是街头调戏女孩子、充楞斗狠的“小混子”了。现在,剃光头的一般都是走路架着膀子,属于没人敢招惹的主儿。理板寸平头的都是精通发财路数、脖子上挂有装饰物的小老板。留长发的嘛,相当一部分是画画或写诗的文艺青年了。
小时候,教我们语文课的老师很风趣,他能用简捷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弄明白复杂得难以表述的问题。比如在讲“主、谓、宾、定、状、补”语法时,就用举例法:狗吃屎。狗就是主语,吃就是谓语,屎就是宾语。加上“定、状、补”语后就为“大黄狗津津有味地吃着金灿灿的屎”,什么是定语状语补语,你瞬间就会明白了。
小时候,阳光明媚的上午,随着太阳投射在课桌上移动的影子,用削铅笔刀刻上“阳光计时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就不断盯着日影缓慢的步履在道道刀痕上游走的动向,判断着放学钟声敲响的时刻,象饥肠辘辘的鸟儿一样第一个飞出教室。随着季节变化,太阳高度角也在变化,计时器误差增大了,就用刀子重新调整表盘刻度。
小时候,觉得卫辉人说话很标准,最接近电视上说的普通话。普通话中的“子”卫辉人都会发成“的”音。餐具:筷子叫筷的,勺子叫勺的,瓶子叫瓶的。人名:三子叫三的,梅子叫梅的,明子叫明的。果蔬粮:茄子叫茄的,豆子叫豆的,麦子叫麦的。在卫辉地盘上,说话最好把“子”换成“的”,即使发音不标准,他们也会认为你是本地人。
小时候,游百泉。百泉湖水涌出闸门,沿路边水渠沽沽流淌;涌金亭下万泉齐发如沸水炸锅;在苏门山顶的柏树林里能望见西北方向的韭山巍峨耸立;百泉湖西畔全是古朴的四合院民居;男娃女娃们一个猛子扎入湖水里,在很远的地方冒出头来;湖心亭里唢呐吹奏出的“百鸟朝凤”婉转悠扬。景区远离闹市,没有大门,不收门票,真正的北国小西湖啊。
小时候,去喊在田里干活儿的父亲回家吃午饭,北地没有跑西地,西地不见再去南地找。找了一圈没见到人影儿,回到家看到父亲已经在院子里洗手洗脸了。前天深山游玩,一同伴走散,手机没有信号,山前山后喊破嗓子找几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时候没手机也没觉得累,现在离了手机,人就象没了魂儿似的。
小时候,在西瓜摊前,将一个小盆儿怯生生地推到正在狼吞虎咽的食客面前,然后盯着他沾满鲜红瓜汁的嘴,巴望着他们把吐出的籽和皮吐进或扔进小盆儿里,欢天喜地的端回家,西瓜籽洗后摊在锅盖上凉晒干,西瓜皮削去食客啃过的里层,再去掉外层的青皮,取中间青脆部分腌制成菜。说到这事,现在的孩子们都不忍心卒听:不可能吧,多脏啊。
小时候,整个夏天都是知了的世界,只要有树的地方都可以听到知了不分昼夜的欢唱。手持长长的竹竿,杆头裹上粘粘的面团,到屋后的榆树上粘知了成了孩子们的乐事。会叫的公知了胸前有两片半圆护心镜,似古代勇士的铠甲,孩子们会握在手心里玩上半天,没有护心镜的是母知了,不会叫,通常用来喂鸡。
小时候,家里的墙壁上贴满大大小小的奖状:“XXX同学在——年下半学期的学习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三好学生,特发此状,以资鼓励。”那时只要学习好,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只要学习好,就能当班干部;只要学习好,就是老师、家长、邻居眼中的好孩子。仿佛学习好的孩子长大后就是能当大官儿、做大事儿的潜力股,每个人都看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c/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