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话,其实听着很好听

白癜风小偏方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39543.html

我从没见过你,但我懂你---卫辉

广告联系:

来源:卫辉慢生活

作者:屠夫一刀

卫辉话:其实听着很好听

□屠夫一刀

前些年居处临闹市,每日里车马喧喧,人声嚷嚷,特别是楼下摆小摊儿的商贩们,喇叭声声,不绝于耳,烦死了。想看会儿书吧,读了上行找不着下行,想写点东西,一拿起笔,文思枯涩,脑袋里像别了一把改锥。后来一狠心,索性搬到了围城以外。

住到郊区,仿佛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服神儿多了。小区里天天也有买卖人出出进进,叫卖声也是此消彼长,但因为都是当地人,吆喝的是卫辉话,听起来便觉得舒服。比如早晨六点刚过,就有一个蹬车卖麻糖的准时如约而至,"糖糕一一麻糖",吆喝声拿捏得不大不小,刚好能听得见,与那些使出吃奶力气的狂轰滥炸相比,我觉得这才叫"卫辉好声音"。

八点钟一过,该上班的都走了,大院里只剩下一些老太太,在等着买菜张罗午饭。这都是老主顾了,菜贩们绝不会让她们等太久,相继出现在大门口。有"豆腐一一豆腐皮儿",有"黄豆芽儿一一绿豆芽儿",有"茄的豆角儿洋柿的",吆喝起来很好听,哪一天听不到会感觉浑身上下不自在呢。

有人说,河南人说话比较简炼,不管啥事儿要么"中"要么"不中",能一个字说的坚决不说两个字。那是他们没到过卫辉,卫辉人偏不跟这个风儿,好像成心似的故意把话重叠着说,极尽柔软与夸张。比如:"香喷儿喷儿哩","甜丝儿丝儿哩",热乎儿乎儿哩","嫩油油儿哩","黑丁丁儿哩","平展展儿哩",这你又上哪儿说理去?

也有人说,卫辉话和普通话几乎没有区别,播音员嘴上说得再溜咱也都能听得懂。比如不老盖儿(膝盖),骨锥(蹲下),冷得(冰雹),土骨堆(土丘)等。这就对了嘛,要是穿越到宋朝,咱这儿就是普通话,说不定正在向全国推而广之呢。

还有人说了,卫辉话太艮,一句话恨不能撞死一头驴,且土哩掉渣儿,根本难入大雅之堂。请注意你的态度哦!卫辉话艮吗?那是你家乡的水喝得太少了,多喝上几口,你的舌头就利索了,也不会太生硬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还是有道理滴。

严格说来,卫辉方言主要属于晋语序列,这与毗邻山西省有很大关系。但它又不完全混同于"阎老西",在发音发声方法上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到个性,因此而显得卓而不群,自成一格。如果硬要划分开的话,卫辉话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城关话。流行于汲水镇、城郊乡、柳庄乡、孙杏村镇、唐庄镇、太公镇、狮豹头乡、安都乡、顿坊店乡、后河镇、上乐村镇、李源屯镇等,这应该算是卫辉方言的代表,也是卫辉话的核心主流。

二,拴马话。通用于东拴马山区一带,与城关话有出入,接近北边的林县口音。

三,柳卫话。以庞寨乡为大本营,含盖柳卫村和夹堤村王街一带,与城关话也不搭,接近东边的浚县方言。

下面,我就试着以一些常用的特殊词语为例,力图深入到卫辉话的敏感部位,看它跟普通话之间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看它是否听起来得劲类很,看它是否会一下子把你拽回到童年?

一,时令类:

年下(春节),五月当午(端午),乞巧(七夕),愿月儿(祭月),吉个(今天),叶个(昨天),命个(明天),过命个(后天),前班晌儿(上午),后班晌儿(下午),多旦往儿(什么时候),地张儿(地方);

二,果菜类:

甜圪当(甘庶),目糊蛋(土豆儿),西班芥(荆芥),花骨肚儿(花骨朵),酸里红(红果),马食菜(马齿苋),黄花儿苗(蒲公英),猪耳得棵(车前草),罗身(花生);

三,鸟虫类:

马札得(喜鹊),小虫得(麻雀),咕咕喵(猫头鹰),光棍儿悲楚(杜鹃),池本儿茶(啼明鸟),眼棉呼(蝙蝠),促窜(蚯蚓),屎坷螂(蜣螂),蛐蛐儿(蟋蟀),蚂蚱(蝗虫),扁担(蚱蜢),蚰得(蝈蝈儿),砍刀(螳螂),麻即了(蝉),蛤蟆跟头(蝌蚪),轲醭(河蚌),花姑娘儿(瓢虫);

四,人体类:

肤皮(头屑),尽头牙(智齿),嘴末箍(下巴),寒毛眼儿(毛孔),打拉膀得(溜肩),胳牢肢儿(膈肢窝),青筋(血管儿),羊羔儿风(癫痫),黑雀得(雀斑),左不列得(左撇子),布袋儿(衣兜儿),搐腰带(皮带),金镏得(戒指);

五,美食类:

扁食(饺子),糊涂(玉米粥),疙瘩汤(稀饭),蒸馍(馒头),烙馍(油饼),胡辣汤(酸辣汤),面托儿(小煎饼儿),忌讳(醋),大魂香(八角),供得(肉冻儿),鸡不翅(鸡珍),渣头(发酵面团);

六,称呼类:

老哩儿(老人),小得(男孩儿),二乎腾(半吊子),老毛得(日本人),老抬儿(土匪),骨洞(胡同),一根杠(连襟),亲亲(亲戚);

七,形容类:

打霍(闪电),坷星(小雨),胳肢(抓痒痒),喝汤(吃晚饭),末游(闲逛),悠悠(散步),栽嘴儿(打盹儿),黑学(私塾),仰不脚得(仰面朝天),打马车骨掠得(侧手翻),待见(喜欢),眼气(羡慕),初展(舒服),看好儿(恰巧),正得儿(正合适);

八,歇后语:

河南到山西一一两省。

漫野地里烤火一一一边儿热。

隔墙作揖一一承情不过。

蒜台儿调莲菜一一有光棍儿有眼得

石狮得哩屁股一一没门儿。

九,谜语类:

蓝衬单儿,晒白米,人不吃,狗不理。(星星)

后地有个碗,三天三夜下不满。(老鸹窝)

一个小毛驴儿,一天骑它一百回儿。(门欠儿)

十,童谣类:

鸡鸡林儿,砍大刀,俺哩兵将任你挑;

小妞得,搬梯得,上房去,撵鸡得,省哩鸡得叨豆得;

月奶奶,明晃晃,推开后门洗衣裳,洗哩白,浆哩光,干干净净上学堂;

扯锯,捞锯,张家门儿前唱大戏,请闺女,叫女婿,小外甥儿也要去,一个巴掌打回去,买个烧饼哄哄你,拾道拾道咱都去。

攒捣攒捣,我所能搜集到的也就这些了,实属九牛一毛,聊作笑谈而已。不过,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卫辉话确实很好听,也很有特点。当然了,还有很多更好听的我却不知道字该咋写,就算请教最有学问的长者,或查阅任何一部字典,恐怕都难以描摹出它那无比丰厚的神韵之万一。虽说这些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卫辉方言已逐渐被边缘化,被挤压到了箱子底儿,但它就像一首生命力极强的古典名曲,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老一辈卫辉人绵软的心头,除非你不让说,说了犯法,只要有人一打开话匣子,只要那熟悉的过门儿一响起,人们就会从箱子底儿翻出那页已泛黄的曲谱,弹奏出自己荡气回肠的优美和声。

因为那毕竟是比肉体的生命更坚韧更持久的一种存在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c/69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