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知道这个卫辉老乡也是个人物哦,贺
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的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
鉴赏
这是一首记梦词,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
上片写梦境。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
尽情游览之后,词人仿佛和一个女子相伴而归。这女子步态多姿,好像一步一朵莲花;这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他们亲密地行走在一起,周围的环境是:“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虽是曲终人散、天色将晓的时光,但节日的痕迹仍处处可见。“五更”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里”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从侧面烘托出东京元宵佳节的欢腾热闹,给人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也符合梦境似断似续、似真似幻的实际情况。
整个上片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体现了东京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和舒心惬意,也表达了词人对之追念、珍惜、留恋的感情。
下片写梦醒之后的情和景,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现实与梦境,如今与往昔,孤凄与欢乐,对照分明。梦中京城,如今天涯;梦中佳节,笙歌灯火,激动人心,如今暮春,只有琐碎平凡的减衣换季;梦中的五更,他与佳人相伴,踏月赏灯而归,眼前的拂晓,只有对往昔的思念,更品味出此刻的孤寂。“凤凰城阙”远在天边,当年的生活亦不再来。“知何处”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词人把目光望向窗外,梦中的灯月,心中的京城都看不到;稀疏的晨星中,一只孤雁鸣叫着飞过。这许是眼前景的实写,却更具象征和比喻。远离京城,有志难展的词人就正像那只失群的孤雁。在这一凄清画面衬托下,词人抚今追昔、郁闷失意的心绪显露无疑。
全词构思完整,一气呵成。上下片的环境、氛围、情绪截然不同。一梦一真,一虚一实,一乐一哀,对照鲜明,又侧重后者,强调词人今日的失意。做梦乃生活中平常现象,词人却能因之为词,创作出成功的佳构,抒发自己的哀乐,实非易事。
梅子黄时雨
□王建德
若从卫辉市地图上找,贺生屯小得几乎让人找不到。然而,九百多年前,贺生屯人贺铸的名气却很大很大。因其《青玉案》一词中有“梅子黄时雨”的名句,人送雅号“贺梅子”。老贺一度被誉为“诗情词锋高压千古”,那是何等了得,何等风光!也许正是这个缘故,我打小便爱吃贺生屯的豆芽儿,甚至连他们沿街叫声的吆喝声也听着特舒服、特顺耳、特亲切。
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身长七尺,面呈铁色,眉目耸拨而有英气,人送绰号贺鬼头。他出生一个七代担任开职的军人世家,性格豪爽,喜欢议论时事弊端,从不隐瞒观点,典型一性情中人。他十七时离开家乡卫州来到京都汴梁,靠着门荫当上一名低级侍卫武官右班殿直;元佑年间任通直郎,通判泗州;徽宗崇宁四年至大观二年任通叛太平州,晚年退居苏州。他一生不被重视,升迁较慢,所经历的都是一些难展抱负的文武小吏,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文学方面他成就很高,善诗文,尤工词,风格和宴几道、秦观相似。《宋史》称“铸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他的《青玉案》一词更是活画出了江南凄迷的烟景,表现他的“闲愁”,成为当时广为传诵的名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表面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是抒发郁郁不得志的愁绪。上片,情之间隔;下片,愁之纷乱。上是宾,下是主,尤其结尾三句,更是为诗人带来了很高的声誉。
贺铸在词的题材、风格上曾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尤善于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
……
这是指词的质量上而言,从词的数量上看呢?贺铸依然不容忽视。据《全宋词》统计,在宋代词人中存词一百首以上的作者有51人,而存词最多的前十名词人是:辛弃疾、刘辰翁、吴文英、赵长卿、苏轼、张炎、贺铸、刘克庄、宴几道、吴潜。贺铸居第七位。在整个宋词,至少有三十位词人在当时和对后世影响很大,除苏轼、辛弃疾、周邦彦、秦观、柳永等人以外,贺铸名次排第十一位,还在陆游、黄庭坚这前。这应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我还是不满意,始终搞不懂这座次是怎么排定的。公正地讲,贺铸完全可以再排得靠前一些,一首《六州歌头》就足够了。君不见唐朝的陈子昂,一首《登幽州台歌》就四句,怎么了,以一当百!不信你把它从《唐诗三百首》中去掉试试,我敢说,整个唐诗的分量立马会大打折扣。
在贺生屯,至今还能听到有关贺铸的很多传闻,其中最著名的段子恐怕要数他为家乡父老写的那副对联了。据说那是快要过年了,村里的乡亲们到汴梁城去看望他,临走的时候说,想请他给写副对联,贺铸略加思索,提笔一挥而就,只见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为:“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长长长长”。村里人一看,嘴上不说,心里不高兴了,暗骂贺鬼头,怎么就拿一个字来糊弄咱呢!贺铸见状忙笑着说:“这副对联应该这样念,涨涨涨涨涨涨涨,常常常常常常常,涨涨常常。”您别说,这副对联回来往村子里一贴,贺生屯的豆芽儿生意别提有旺了!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噢?么想到贺生屯竟然还有这典故,这名人?
卫辉人点击上方“卫辉三六五”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c/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