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从教十几年的美女老师终于登场确实不
我愿做一束光
□李静
从教十余载,我愿为学生做那漫漫长夜中的一束光。一束光,虽然是微弱的,但是也能为夜行者带去通往天亮的力量。
有句话说,世间两种事业很伟大,一是医生,二是教师。前者救的是生命,后者改的是命运。是啊,学生把命运都交给你了,哪里能有半点儿粗心呢?于是我用严构建了班级,用爱浸润了学生们。
严于每个学生。魏书生说过,班里每个学生都要有事情可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专人负责。我把这句话落到了实处。能力强的宁宁抓纪律,责任心强的彤彤负责转化后进生……就这样人人有事儿做,件件有回音。看,小泽负责的卫生,不仅打扫速度快,而且效果还杠杠的——一尘不染;再看,远远整的队伍快、静、齐;琪琪是个督促大王,又在帮助同学们背诵。
严于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小雅父母上班,疏忽对她的管教。作业总是完不成,成绩下滑迅速明显。“精明”的小雅仍乐在其中,觉得父母忙于工作,老师又不能把她怎么样。然而我看透了她的小心思,瞧她那得意的小样儿!于是出于责任,我多次约她父母谈她的情况,却屡屡失败。终于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上,我才得以见到小雅妈妈。把小雅的背诵情况,听写情况,测试情况,一一给她的妈妈讲解清楚;然后如何辅导,从哪儿下手,也给她妈妈一一梳理明白。
一周后,背诵赶上了,两周后听写大有进步,到春节期末考试时成绩扭转乾坤。这学期,她完全成为了背诵、听写的领跑冠军者。看着小雅从被动逼迫到主动出击的逆袭,我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又一个学生因为我的严格要求而改变了自己的学习状况。还有小航、小琪……他们也都走到了主动学习的路上了。看到他们的改变,我知道我对他们的严是正确的。作业不写不行,背诵不背不行,课堂上不活跃不行,自习时不安静不行。是啊!有边界才有自由!就应该以社会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我常给家长们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付出。其实“希望”用的真奢侈了。曾读过一句话,一是生活,生活下面是生存,生存下面是苟且,苟且下面是连苟且都谈不上。你自己连苟且都谈不上,哪儿来的勇气称自己的孩子是希望呢?
用爱浸润每个学生。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谓高悬鞭策自警”。其实我在做班主任之时内心常会受到学生的挑战,以前有失去自控的时候,也有过愤怒,变得暴躁的时候。此刻回想起来,这样做不仅对工作毫无收益,更有损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还会加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误会和鸿沟。我陷入了沉思,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
用爱浸润每一个学生。做为班主任,最高兴的莫过于学生喜欢你,家长信任你。这一切都是爱的结果。玲玲是位责任心强,热爱帮助同学的学生。她的懂事,让我极为感动。我了解到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她的一切事宜是由爷爷奶奶来负责的。一次谈心中,我知道她最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赞美!因为在家中,无论她做的再好,终究是听不到肯定她的声音。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去她家做了家访。原来她爷爷奶奶日渐衰老,觉得玲玲是累赘,所以不管她怎么做,都不会被肯定和接纳。我给她的爷爷奶奶讲了这样做的后果,看着两位老人眼中的泪花,我知道他们懂得了我的讲解。在家访结束回去的路上,我的心隐隐作痛。我无法改变他们的现状,但是我可以用无穷大的爱去呵护玲玲,教育她,引领她;使她能有更好的发展,来打破她家里的窘迫!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班主任老师只要用严去构建,用爱去浸润,就能使他们越来越好。教育学生,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理解他们的头脑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耐心信心,和学生们成为知心朋友,才能到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进而才会收获到更多的成功和喜悦。我愿做他们成长路上的一束光,就像时代楷模刘秀祥校长说的那样——我走在黑暗中,却成为别人的光!
李静,卫辉市柳庄乡大张庄完全小学语文教师。
来源:卫辉慢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c/1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