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舔40天后,9岁孩子突然死亡,这些事
被狗舔舐之后
仅仅过了40天
9岁的小楠(化名)突然死亡
死亡原因是狂犬病!
2月12日,河南卫辉市9岁儿童小楠(化名)死亡。事发后,卫辉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马上对小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孩子因狂犬病发病而死!
小楠的爷爷说,年5—6月份期间,小楠在曾祖父家逗小狗时曾被小狗抓伤,这次没有告诉家人。年12月30日,小楠在和另一条小狗玩耍时小狗舔舐了他的手,恰巧被舔舐的地方有一个伤口。
令人痛心的是,这两次暴露家长均不知情,也没到疾控部门进行处置。
2月7日正月初三,小楠陆续出现怕风、怕水、怕光、怕声等症状;2月10日,孩子症状加重,出现双上肢麻木,伴有躁狂、兴奋、四肢痉挛;随后小楠被送到新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狂犬病。虽经全力抢救,但小楠还是在2月12日死亡。
9岁男孩与狗玩耍患上狂犬病,家属含泪放弃治疗
去年在杭州,同样有一位9岁的男孩因此丧生,让人无比痛心。
小童(化名)从小对小动物就特别喜欢,多年来家里饲养了几条宠物狗,但都未注射宠物狂犬疫苗。
去年年初的一天,小童放学回家用衣服蒙着脸,说冷,怕吹风。到了晚上,小童开始发烧,全身肌肉抽搐,大量流口水。感觉不对劲的家长医院,被初步诊断为狂犬病,送到杭州救治。
医院ICU时,小童已神志模糊,不能对答,呼吸急促,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体温高达40.9度。
因为狂犬病没有特效药,医生护士们能做的只有对症支持治疗,加强镇静镇痛、控制痉挛、降温、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看着病床上抽搐不断的小身体,家属懊悔不已。无奈之下,最后家属选择了放弃治疗。
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致死
的急性传染病
全球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于此病
每年全球死于狂犬病的人近6万!
面对狂犬病,
有没有更安全的预防措施呢?
01
安全的预防措施
1、主动为狗打狂犬病疫苗
首先大家要做一个文明负责的狗主,遵守养犬登记制度,主动为狗打狂犬病疫苗,携带犬只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当用犬绳牵领犬只,犬只较大的,最好为犬只佩戴口罩。
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和陌生的狗亲近,避免被咬伤。不要带孩子去狗较多的高风险区域。
2、进行暴露前免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狂犬病的建议,对于面临较大被狗咬伤风险的人群,如与狂犬病病毒接触的实验室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员,实行暴露前免疫是较为稳妥的预防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风险地区的儿童,暴露前免疫尤其必要,由于儿童往往会与动物玩耍,或者易受动物攻击,咬伤可能会更严重,或者甚至是不报告咬伤事件。
当被狗咬伤之后,一旦接受狂犬病疫苗的加强注射,免疫记忆将快速启动,不必再注射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抗体即可及时达到有效保护水平。
加粗划重点:因此,对于高风险人群,暴露前免疫比暴露后免疫更重要。
3、暴露前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免疫程序:第0天、第7天和第21天(或第28天)分别接种1剂,共接种3剂。
加强免疫:如出于暴露前预防的目的,则已接受全程基础免疫者无需定期进行加强免疫。
02
被什么动物致伤需要接受暴露后免疫?
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猫;
野生食肉动物,也有传播风险:
鼬獾、红狐、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蝙蝠也可以传播狂犬病,但在我国罕见。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咬伤风险低;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病毒。
暴露后免疫完整流程包括:1、伤口处理
正确清洗伤口的方法: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管)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伤口,冲洗伤口周围,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自行清洗伤口后,应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后续伤口处理。
2、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
伤口处理之后,必要时需要打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是为了更安全起见。
因为人体产生主动抗体需要时间,而狂犬病的预防是和病毒赛跑的一个过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中和伤口局部的病毒,及时提供免疫保护,直至体内主动免疫的建立。
当皮肤被贯穿、破损的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舔舐(III级暴露)(哪怕很小的伤口,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时,应注射免疫球蛋白。
3、接种狂犬病疫苗
除非接触猫狗的皮肤没有任何伤口,或者没有被他们接触到粘膜,否则都需要接种疫苗。
暴露后免疫程序5针法:暴露当天、暴露后第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2-1-1”程序:暴露当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暴露后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二种免疫程序在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没有特别的不同。
03
一图看懂狂犬病的流言与真相
正确的认识狂犬病
对动物进行免疫
才是控制狂犬病的最佳途径!
接下来一图带你全面了解
狂犬病的流言与真相!
家长应在日常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也应加强科普
提高养宠人自律意识,
加深非养宠人认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c/1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