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辉格桑花灿烂着一个小山村法治热点
★小水滴
周末我带领一支健康扶贫志愿者小分队,开进一个名叫抵鹿泉的小山村。一切安排停当后,我提议到村里走一走,看一看,转一转。
驻村的责任组长周末了也没有按时休息,因为有医疗专家要来村上免费给群众看病。于是,我和卫辉纪委监察委驻村工作的同志,开始在村里溜达。我们边走边聊,我还边走边拍。我深深地感知到,这个小山村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大:
路变了——抵鹿泉实现常驻居民道路户户通。贫困户达到户户必通,哪怕居住偏远,自然村再小,也坚决不落下一村一户。
电足了——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将七个小自然村,科学分区,量化安排,新增设启用三台变压器,家家户户,角角落落,所有的家用农用电器都能正常运转了。可谓是电荷满足,农用满足,民用满足,群众满足,心情满足!
水有了——大池山一带缺水是大家都知道的。精准扶贫,扶贫精准,这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套话,一句口号。驻村工作队各方统筹协调,全力争取项目,抵鹿泉村群众吃水,靠天、靠拉、靠送的历史,将通过二级提水,近期画上句号!这必然是抵鹿泉村村史的一个标志性的章节。
人变了——大山里的人的思想转变是要有个过程的。抵鹿泉人思想也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思想不说与时俱进,至少是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因为几年来驻村工作队教给他们一组破除思想顽疾,又遵章守法的密码:那些小山包有人要开发建别墅,来吧,可以;有人要承包荒山,来吧,可以;有人要流转土地建农庄,来吧,可以;有人要建农产品开发基地,来吧,可以!抵鹿泉人清楚了贫穷根源,就是登、靠、要!
村美了——许多人知道大池山一带因缺水生态植被相对而言有点薄弱。但整个抵鹿泉的自然生态却风采独具,怡人心情。看那远处山峦起伏,柏林荫荫;近观格桑花灿烂生艳,妩媚妖娆;加上牵牛花的点缀生动,荆花的笙歌舞伴,蝶儿的思想翻飞,有成带又成片,有红花又绿叶,即成这边风景。我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一个小山村,格桑花悄然而至,雅致高尚了这里的一切。
村活了——是呀,抵鹿泉原来村上的干路就一条,还是又窄又有杂草疯长淹没路肩;群众用电因电压低,灯泡红灯眼,冰箱空调都无法启动不了;
千年荒山无人问津。如今,水即来,电已通,路进家,山更绿,土地流转,林木繁茂,产业多重!人心思上,不靠等要!就连香港的李双双美容行业的拓展基地也落地抵鹿泉村。你说说,抵鹿泉村的活力会有多大的潜能,要逐渐展示给咱们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xc/1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