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卫辉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来自卫辉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汲县文物□霍德柱“汲县移民碑”拓片。原石年出土于汲县郭全屯村(原名双兰屯),高厘米,宽91厘米,厚50厘米。四周有云龙纹。碑额中间上下通刻“卫辉府”三字,大字正书,笔画双线勾勒;两边图案繁复,由飞龙、行云、吉祥花草组成。碑身上部有“汲县”二字,形制与碑额“卫辉府”略同,只是略微小些。碑文14行,第一行述说移民的起点和终点,第二行介绍里长和该村总户数,然后用10行列举户的户主名称(每行11人)。本碑书写较为粗鄙,摹刻水平也不高,加之石质松软,风化严重,现在已模糊一片,难以辨识。该碑虽形制简陋,但内容重要。它是明初移山西之民于中原的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弥足珍贵。明初的移民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官府行为,它起到了稳定政局、兴农安民、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增强国力的诸多作用,但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安土重迁,大规模的、带有强制性的移民运动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冲击十分巨大,其影响直至今天依旧存在。追宗认祖,寻根求源,依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所以,这通移民碑对明初政治史、经济史、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作用重大。卫辉背倚太行,与山西隔山而邻。据考证,卫辉现有的个自然村中有个源自明初的山西移民,使得自洪武二十四年()到成化十八年(),汲县人口增长5倍之多。汲县现存的诸多族谱,都明确记载宗族的源头在山西,但作为移民碑,现存的就这一通。

拓片释读

这就是著名的“潞王琴”。

“潞王琴”简介

锐角布(疑似出土于汲县)

“锐角布”解读

严格上讲,此奏章不是汲县文物。但涉及到举荐卫辉知府,故列之。

被举荐者有卫辉知府纪国相。

⊙本号所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文章不代表本号观点。

⊙投稿请发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ly/5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