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尽中国古建筑中的顶
中国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它神奇的“榫卯”(sǔnmǎo)技术,将木构建筑的各个部件连接的天衣无缝,这样的建造技术为中国所独有。咦,但是问题来了,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要用木质材料而不用其他材料呢?读到这里,大家应该和我有同样的疑惑吧。
首先要说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是“木”的问题。一当然要属道家阴阳五行说啦,在古代,以木为生化的基本物质就是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古人将行“金、木、水、火、土”与五颜色“白、青、黑、赤、黄”对应,且认为: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二是“木”性喜暖,向阳,被视为一切生命之源。且木天生质地柔软,可塑性强,其本质特征是“以柔克刚”。再者,中国建筑的木框架结构,是一种动变结构,其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是柔性,符合宇宙动变规律,这都与古代道家学说中的“阴柔”思想相吻合。
下面来看看都有哪些屋顶吧。
01
硬山顶
构成: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两个坡面。
特点:正脊两侧长度与山墙齐平,不突出于墙外。(檩[lǐn]头全部不突出于墙外)
图一:河南省新乡市薄壁镇白云寺山门
02
悬山顶
构成:1条正脊,2个坡面,4条垂脊。
特点:两侧屋檐挑出山墙,檩头伸出山墙外。
图二:河南省辉县市白云寺大殿
03
庑殿顶
构成:1条正脊,4条垂脊。
特点:四坡顶,屋顶四面都向下倾斜,且屋檐都伸出墙以外。
寓意:正脊象征中央,五条屋脊代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暗示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物汇聚中央。
规格:常用于皇家建筑、大型寺院、宫观等。
图三:河南省新乡市文庙
04
歇山顶
构成:1条正脊,4条垂脊,4条戗(qiāng)脊,4个坡面。
图四:歇山顶(摘自百度百科)
05
攒尖顶
特点:所有坡面最后都汇集到顶部,有宝顶修饰。(常用于亭、阁、塔等建筑)
寓意:四角、八角攒尖为四面八方之意;六角攒尖:象征上、下、前、后左、右6个方位,寓意六合。
图五:河南省辉县市文昌阁遗址
06
盔顶
特点:坡面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凹,横切面如弓,呈头盔状。
图六:盔顶(摘自百度百科)
07
盝(lù)顶
构成及特点:四边都有檐,顶部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屋脊,四条屋脊形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顶,其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向下斜伸,共同形成四块坡檐。金元时期常用,明代亦是。
图七:盝顶(摘自百度百科)
08
卷棚顶
特点:屋顶前后两坡面相接处没有明显外露的正脊,形成一个弧形曲面,线条优美,多用于园林。
图八:卫辉市徐氏家祠(感谢耿叔叔提供的图片)
09
半坡顶
特点:外形与硬山顶相似,只拥有一个明显的坡面,整个屋顶向后倾斜。
图九:半坡顶(摘自百度百科)
欣赏完这些“顶顶”大名的屋顶房檐,出来旅游就可以指着那些古建筑的顶显摆自己有文化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uizx.com/whsls/602.html